(輕熟日常)雨中的悖論  葉子飛

前天的暴雨來得突然,我撐着傘走在荷蘭園大馬路上,不到五分鐘,褲管已經濕透。這樣的天氣,二十年前的我絕對想不到,有朝一日會主動選擇淋雨步行。  

少年時代最痛恨雨天等巴士,校服褲腳吸飽雨水後的沉重感,書包帶在濕透的白襯衫上勒出的黑痕,還有永遠擠不上車的絕望。這些記憶像雨水滲進棉襪般浸透我的成長歲月,十六歲那年,我在日記本上鄭重寫下人生目標第一條:考駕照。當時堅信,只要擁有方向盤,就能從此擺脫雨水的欺凌。  

真正拿到駕照第二天,澳門掛着三號風球。我興奮地駕車衝進雨幕,卻發現整條友誼大馬路已變成停車場。原本步行十五分鐘的路程,那天開了四十八分鐘。擋風玻璃上的雨刷瘋狂擺動,卻怎麼也刷不淨前車尾燈的光暈。

人生充滿這類溫柔的諷刺,小時候渴望長大後的自由,如今卻懷念一支雪糕就能帶來的快樂;曾經發誓要逃離的舊區唐樓,變成現在週末專程去拍照的懷舊景點;而當年那個發誓要征服雨天的少年,此刻正站在騎樓下,認真考慮要不要買雙雨靴。  

傍晚雨勢稍歇,我收起滴水的傘。褲管漸漸被體溫烘乾,留下淡淡的水漬。遠處有兩個中學生把書包頂在頭上狂奔,他們的白襯衫已經透明,卻笑得那麼暢快。這場景讓我明白,或許人生的矛盾不是用來解決的,而是用來提醒我們,每個階段都有其專屬的狼狽與瀟灑,就像雨天的巴士站與車龍,都是不同時空的必修課。  

回家的路上,雨又下了起來。我沒有加快腳步,反而在某個紅燈前駐足良久。雨水順着頸背流進衣領的感覺,和二十年前一模一樣。只是這次,我不再詛咒天氣,而是想起口袋中曾經夢寐以求,如今甘願暫時遺忘的車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