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好這顆心)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星雲大師 劉長樂
水,是生命不可缺少的養分,但是飲用水的安全性已是全球嚴重的問題。其實,地下水的污染大都來自於人類的活動,這些活動包括垃圾掩埋、農作及草地維護、化糞池、地下水池、意外洩漏等。除了工業界,家庭的許多清潔劑如水槽、浴廁之清潔劑,去污劑、除油劑、去漆劑等,也都含有污染性的化學藥品。這些化學殘留物進入地下水,流入飲用水井、廚房水龍頭;有些化學殘留物連同泥沙被沖蝕到河川,為河流中的幼蟲、魚類食用,魚類再被其他動物和人類果腹。於是,我們人類製造污染,也自食惡果,接受食物鏈的殘害。所以,關心水資源,我們應儘量減少清潔劑、殺蟲劑的使用。
另外,雖然在一九九六年全世界就已禁止使用氟氯碳化物,但是,大概要等到一百年,大氣層中的氟氯碳化物才會消失。為了拯救臭氧層,不讓它繼續惡化,我們要避免購買含氟氯碳化物的物品,如保麗龍餐具及其他製品;汽車、冰箱、冷氣也都含有氟氯碳化物,要時常檢查是否有洩漏。
長樂先生:我們為大自然付出,大自然會以十倍百倍的美好回報我們。
老子說,聖人之道,為而不爭。聖人總是給予別人,但他越給予得多,自己得到的也越多。而自然的法則,是有利萬物而不加以損害;聖人處世,是努力做好自己的事,從不與大自然和他人爭利。
一個人的愛心越豐富,助人的能量就越大。就像《羅密歐與茱麗葉》中的茱麗葉,她的愛就像大海,給予的越多,得到的也越多。(五‧完)◇
(《修好這顆心》已刊畢,明續李蕭錕著的《坐者何人》,敬請讀者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