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孔肯雅熱病例輸入本澳已錄得兩宗 衛生局召開醫務界聯合會議應對 羅奕龍:已制定預案將按機制推出

 【特訊】鑑於本澳鄰近地區基孔肯雅熱病例明顯增多,本澳人員往來頻繁,疾病傳入本澳風險增高,加上本澳七月已錄得兩例輸入性基孔肯雅熱病例和一例本地登革熱病例,昨(二十四)日衛生局召集本澳醫務界團體和提供相關醫療服務的非牟利團體或機構舉行了「醫務界聯合應對基孔肯雅熱和登革熱工作會議」,以加強業界對蚊媒傳播疾病防控措施的了解,與社會各界共同防治相關傳染病並提升居民對預防相關傳染病的認識。

 羅奕龍局長發言表示,颱風過後本澳鄰近地區基孔肯雅熱疫情持續升溫,受感染病例明顯增多,澳門作為旅遊城市,疾病傳入本澳風險持續增高。衛生局已針對防治基孔肯雅熱和登革熱制定預案,將按機制推出一系列防控措施,希望得到醫療業界及社會團體的支持。他強調,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是預防傳染病流行的關鍵。呼籲臨床前線醫護人員提升識別疑似病例的意識和能力,儘早發現及控制傳染源。衛生局將持續加強本澳實驗室的檢測能力,並為業界提供清晰的檢測路徑。此外,會聯同有關部門擴大化學滅蚊範圍和增加頻次,以及繼續做好居民預防宣傳教育工作等,務求最大程度切斷傳播途徑。呼籲全澳居民定期清除工作地點和家居周圍環境的積水,家中可使用紗窗、蚊帳或開冷氣,在戶外活動時宜穿淺色長袖衫褲,並在皮膚暴露地方或衣服使用驅蚊劑等措施,防止被蚊叮咬,保護好自身健康。他希望本澳醫療機構共同加強有關病患的救治工作,預留床位並做好醫療機構內防蚊隔離措施,形成一個跨部門合作、聯動各界社團機構力量,全民共同防控傳染病的氛圍,以保障全澳居民和旅客的健康。

 仁伯爵綜合醫院郭昌宇院長分享了仁伯爵綜合醫院內的防治工作,表示將不斷加強臨床前線同事對相關疾病的認識,要為疑似病例做好病毒檢測工作;全院所有部門亦會加強對蚊患的防控工作;安排適量病床收治相關病例,因應情況增加適宜的防蚊設備。

 疾病預防及控制中心梁亦好主任向出席代表詳細介紹了有關本澳基孔肯雅熱和登革熱現時的流行概況、本澳社區蚊媒傳播疾病的風險因素和防控工作、不同風險級別的應對措施、基孔肯雅熱和登革熱症狀表現、臨床醫生診治注意事項、以及相關疾病檢測、通報等。她提醒醫護人員應加強警惕求診者是否有外遊史,儘早發現疑似病例及控制傳染源,並為蚊媒疾病患者做好院內防蚊隔離。

 與會代表均認同要持續推進相關防治工作並會配合有關措施。與會代表分別就不典型病例如何辨識及處理、輸入病例離澳後的追蹤處理、公眾假期相關通報機制、負責告知檢測結果的主體和流程等內容作出提問及交流意見。

 應對基孔肯雅熱與登革熱暫緩捐血

 基於登革熱和基孔肯雅熱在本地和鄰近地區已出現個案的情況,衛生局為防範血液傳播疾病風險的考慮,由即日起,將採取以下暫緩捐血措施:

 已確診基孔肯雅熱或捐血前兩周曾到過疾病流行區且有發熱、嚴重關節痛或肌肉痛、頭痛、噁心、疲倦和皮疹等症狀的居民,須暫緩捐血6周;

 對於在14天內有發熱、嚴重關節痛或肌肉痛、頭痛、噁心、疲倦和皮疹等症狀的居民,捐血中心將再根據其外遊記錄評估是否可以捐血及須暫緩捐血時間。

 另外,倘若捐血者於捐血後兩周內出現發熱、嚴重關節痛或肌肉痛、頭痛、噁心、疲倦和皮疹等症狀,應馬上通知捐血中心,以便對相關血液作出跟進及處理,電話:28286699或28752521(24小時電話錄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