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藝珠海報道】在全球貿易格局深度調整的背景下,拱北海關積極推進「智關強國」行動,創新構建「AEO+」服務體系,以「集團式培育+精准化輔導+全鏈條護航」組合拳,助力灣區製造企業突破重圍,續寫「中國速度」。據了解,珠海、中山162家AEO企業上半年進出口總值超1166億元。
從「單點突破」到「鏈式升級」
「近年歐美手錶行業市場萎縮,我們集團面臨較大經營壓力。了解到AEO認證可以大幅提升海外通關效率、節約成本,我們立即申請。」金源集團總裁楊桂彪介紹,集團總部在香港,深耕鐘錶行業多年,占香港國際鐘錶市場1/6份額。
但金源集團在深圳、東莞、中山等地均有製造基地,僅中山就有4間子公司。如何調整傳統認證模式,讓AEO的便利惠及整個鏈條?拱北海關探索出「集團認證」新路徑。
走進中山金源科技園,精密機床正加工著世界頂級腕表配件。楊桂彪指著四張並排的AEO證書說:「這就是國際市場通行的金鑰匙。」在中山海關「1+N」培育模式下,集團4家子公司同步通過認證,企業查驗率下降54%,保證金節省了兩百萬。
這種「鏈式反應」正在灣區快速擴散。珠海越亞半導體獲得認證後,帶動關聯企業實現信用等級躍升,進口查驗率下降60%。「鏈主+夥伴」的聯動培育,實現多家公司同步認證、組團享惠。
「1+1>2的疊加效應正在顯現。」拱北海關企業管理和稽查處姚雷科長介紹,目前該關已促成12家產業鏈核心企業通過認證,帶動配套企業信用等級整體提升,認證紅利從「單點突破」走向「鏈式共用」。
從「通關難題」到「清零閉環」
獲得AEO資質是起點,持續享惠是關鍵。面對企業「出海」路上的溝坎,拱北海關的企業協調員推出了」三直三快」服務機制,即:問題直報、需求直通、政策直達,快速回應、快速處置、快速回饋。
據了解,拱北海關已建立4個協調員工作室和20人的專業協調員隊伍,對企業的急難愁盼實施「一對一」服務模式,今年上半年解決企業疑難109項,平均處置時效壓縮至4.8小時。同時,召開關區進出口民營企業座談會聽取企業意見建議28條,通過「關長送政策上門」機制為企業會診疑難25個,開展各類AEO政策宣講會15場,幫助企業進口打通外貿堵點。
從「金字招牌」到「真金白銀」
AEO認證的全球互認優勢持續釋放紅利。為了讓「金字招牌」轉化為「真金白銀」,拱北海關打出政策「組合拳」,一方面嚴格落實總署AEO企業享惠清單,另一方面深化跨部門守信聯合激勵。例如,珠海市將激勵措施增至30條,中山市對首次獲得AEO認證的企業給予15萬元一次性補貼,農業銀行等金融機構也推出了多項金融激勵措施,確保政策紅利精准滴灌。
目前,拱北關區已有AEO企業162家,業務覆蓋高新技術、先進製造、生物醫藥、物流運輸等多個關鍵領域,今年上半年進出口總值達到1166.9億元人民幣,占關區企業進出口總值的37.4%,同比增長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