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孔肯雅熱病例 順德報告四七八例

 【香港中通社七月十五日電】七月十五日,中國廣東佛山市順德區衛生健康局官方微信公眾號「健康順德」通報稱,七月八日,順德區監測發現一起境外輸入引起的基孔肯雅熱本地疫情。截至七月十五日,順德區累計報告確診病例四百七十八例,均為輕症病例。

 廣東疾控中心專家提醒,基孔肯雅熱的潛伏期一般是一至十二天,通常是三至七天。典型的臨床表現是發熱、關節痛/關節炎、皮疹。

 主要症狀有急起高熱、關節痛、關節腫脹、斑丘疹,可伴有頭痛,惡心、嘔吐、納差(食欲不振)、腹痛等消化道症狀,畏光,結膜充血或出血症狀。皮疹常見於面部或四肢伸展側。關節痛常表現為遊走性疼痛,可累及多個關節,以侵犯小關節(如指關節)多見;關節痛常伴隨發熱症狀出現,可持續數天或數月。

 基孔肯雅熱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通過媒介伊蚊(埃及伊蚊或白紋伊蚊)叮咬傳播的一種急性傳染病,在非洲次撒哈拉地區、東南亞地區、印度洋沿岸及島嶼、西太平洋地區的熱帶或亞熱帶區域呈地方性流行。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基孔肯雅熱一年四季均可發病。

 隨著夏季的來臨,各類蚊蟲逐漸活躍,廣東疾控中心提醒,目前沒有有效的疫苗和特效藥物可以預防和治療基孔肯雅熱,主要是對症處理,出現疑似症狀及時就醫。基孔肯雅熱可通過清理孳生地、殺滅蚊蟲等措施阻斷傳播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