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感染登革熱資訊 衛生局聯同社團推廣

 【特訊】因應近日本澳出現一例本地登革熱病例,衛生局對該病例住所及附近風險區域已進行緊急應對工作及行動。為落實資源下沉,積極推動「健康社區」建設,進一步向區域內居民推廣預防感染登革熱資訊,衛生局與巿政署合作於本月十三日聯同澳門果欄六街區坊眾互助會共同舉辦社區活動,推廣預防感染登革熱資訊。

 衛生局人員以講座形式向坊會會員及該區居民講解傳播登革熱病毒的白紋伊蚊生長過程及生活習性,並於現場展示了蚊幼蟲(孑孓)標本,讓居民更直觀地明白清除積水對預防感染登革熱的重要性和成效,加強居民對採取正確防蚊措施的認知。衛生局人員於講座後聯同坊會人員在區域內進行外展活動,共同檢查公共街渠和孳生源,以及設置社區流動活動攤位,通過遊戲形式提醒居民注意環境衛生,加強清除家居及工作環境積水以杜絕蚊蟲孳生,降低社區登革熱傳播風險。

 本澳四月至十月一般為白紋伊蚊活動高峰期,基於現時正值登革熱傳播高風險時期,衛生局將持續密切留意本澳及鄰近地區登革熱流行的情況,作出適切預防措施。目前本澳共錄得八例輸入個案及一例本地個案,預計今年本澳出現登革熱流行的風險較高,衛生局呼籲居民做好「防蚊三招」共同防控登革熱:

 一、防止家居「孳生」蚊子,注意定期清除工作地點和家居周圍環境的積水,杜絕蚊蟲孳生。

 二、防止蚊子「進入」室內,家中可使用紗窗、蚊帳或開冷氣等措施,減少被蚊叮咬機會;

 三、防止戶外蚊子「叮咬」,在戶外活動時宜穿淺色長袖衫褲,並在皮膚暴露地方或衣服使用驅蚊劑,防止被蚊叮咬。

 如有疑問可致電衛生局傳染病查詢熱線二八七00八00或瀏覽傳染病網頁http://www.ssm.gov.mo/cs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