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觀者言)教訓與生育信心之重創 方婷
如今悲劇重演:本地檢測「正常」,家長被迫帶孩子赴西安複查,結果血鉛值最高達 423μg/L,遠超安全標準,可能導致智商下降、發育遲緩等不可逆傷害。更諷刺的是,十九年間,監管漏洞未堵,檢測公信力依舊崩塌,甚至出現「分散發放報告防止聚集」的敷衍應對。
事件背後的監管失守觸目驚心:《食品加工許可》過期無人問津,食品留樣制度形同虛設,醫療系統檢測結果自相矛盾。紀檢部門已啟動提級調查,目標直指可能存在的「保護傘」包庇隱瞞,僅懲處直接責任人遠遠不夠──從衛健到市場監管,所有失職者都應被嚴肅追責。
最令人憂心的,是事件對生育信心的毀滅性打擊。當前內地生育人數持續下滑,此類事件無疑雪上加霜:家長們眼睜睜看着孩子承受無妄之災,面對可能伴隨終身的後遺症卻求告無門。當「生而不養、養而不護」成為現實,當最脆弱的幼兒都得不到基本保障,國民又怎能對生育下一代抱有信心?
眼下當務之急是全力救治受害幼兒,但更重要的是以「零容忍」態度徹查真相。只有讓人們真正恐懼的監管防線,才有可能讓此類悲劇真正絕跡,才能重建公眾對育兒環境的信任,為生育信心留存一絲生機。否則,十九年的輪迴或將再次上演,成為壓垮生育意願的最後一根稻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