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是週末,卻要比上班更早醒來,原因是要參加專業協會的CPD,無他,要保持專業形象,有些時間與金錢,還是要花費的。掏腰包上繳US刀,說可以獲得收穫是真的,但能否達到物有所值,倒也要看各人的自身修為了。
為了襯上專業形象,會議都在五星酒店舉行,所以費用特別高昂,這些知識是寶貴的,但更多時候是一種產業鏈。從高端科技的簽到、到飲食甜點,處處都帶動不同的企業,有時候不是不想節省成本,可能更多是經濟發展不可斷裂的環節。
簽到處擺着最新款的智能打印機,只需掃描QR Code,名牌立刻印好,固然有科技包裝,最終仍然由人操作。在大堂,有專業的外包攝影師,而走進會場,投影屏幕是超高清LED,音響系統由專業團隊調校,這些設備並非酒店標配,而是由專門的活動公司提供。茶歇時間,休息處擺着精緻的甜點架和水果,旁邊的咖啡機品着上佳的風味,估計這人均茶點預算就夠在茶餐廳吃頓午餐。
更值得玩味的是知識的包裝過程,同樣的專業內容,經由協會認證、知名講師和官員背書、用APP呈現的精美講義,價值便翻倍增長。這套系統運作得如此自然,以至於我們很少質疑其必要性。看似奢侈的安排,其實是維持經濟齒輪轉動的潤滑油。從講者的車馬費到攝影的服務費,我們的CPD正以複雜的方式在產業鏈中流動。
如果這些課程改在普通會議室舉辦,費用能否降低?但現實是,一旦脫離了「高端」的包裝,專業形象似乎就打了折扣。或許這就是現代社會的運作邏輯,某些消費不僅是為了獲取價值,更是為了維持某種經濟生態的平衡。
所以,即使週末要比上班日更早起床,即使學費高昂得讓人肉痛,我們還是會準時出現。因為真正的專業,不僅在於吸收知識,更在於理解並參與這場精緻的經濟循環。當然,對於某些人來說,最最最重要的,還是少不了與上司的合照和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