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騷小話兒)​坦誠敢說真話   喬捷

蔡大師過身,大家都講起香江四大才子的往事,雖他不認自己是才子,但有才是真的,有性格更是大家最羨慕的地方。有性格注定不會被所有人喜歡,也容易惹來質疑,能夠保住這個本心我行我素,除了性格和天賦,最重要是還是有「囂」得起的環境和條件,不是說他們從一開始就能有這樣的「人設」。

能夠知道他們夠坦誠敢說真話是甚麼時候?是他們名成利就,大家想聽他們講話的時候。想想我們剛出來工作當個小薯仔的時候,是坦誠給誰呢?講真話又能給自己和別人甚麼幫助呢?人微言薄,講真話未必能幫到自己幫到別人,學會如何講話,就像我們學會如何把自己的技能展現開來,獲得別人的認可,可能才是能坦誠和敢說的底氣。

我喜歡看倪匡那種坦誠,越老越是可愛。成名後對前路沒信心,就先換過地過「退休」閒雲野鶴,換個地方,沒人問,不用曝光,也就不用多說。看到環境尚可,又回到熟悉的地方胡說八道,也順便看看環境的底線,繼續開心寫自己的感受和見解。

這應該就是文人最好的狀態了。倪匡過身前有段時間,還應邀去微博開過帳號和讀者網友聊天,不知聊得多開心,想開罵戰老人家也樂意奉陪。突然有一天,帳號被禁了。大家都叫他只要稍為沒那麼過火,還是可以繼續的⋯⋯他索性「不玩了」,也不寫了。

人一旦對環境和條件有了足夠的瞭解,就會知道自己該以怎樣的態度應對世界。當自己對坦白寫和誠心說予以絕對拒絕,那只說明我未有足夠好的環境和條件來做這件事。坦誠的說,現在的我應該還停留在發揮好自己最大價值的時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