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明溪「拍」出特色觀鳥產業

 【中新社福建三明七月八日電】(作者雷朝良)盛夏時節,「中國候鳥旅居小城」福建明溪縣迎來觀鳥熱潮。在蓋洋鎮村頭村的藍喉蜂虎觀鳥點,來自上海的馬偉群正全神貫注地捕捉珍禽身影。「快看!藍喉蜂虎!」在當地「鳥導」提示下,他迅速按下快門。

 「早就聽說明溪是觀鳥勝地,這次終於如願。」這位二0二三年迷上拍鳥的愛好者日前接受採訪時說,「觀鳥是與自然對話的最佳方式」。

 閩西北小城明溪位於東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徙通道──全球九大候鳥遷徙路線之一。據統計,明溪已記錄鳥類三百四十五種,佔福建省鳥類種數的百分之六十以上,其中包括鴛鴦、海南鳽、黃腹角雉等珍稀鳥種。每年遷徙季,數百萬隻候鳥在此形成「萬鳥翔集」的生態奇觀。

 依託得天獨厚的生態資源,明溪創新打造「生態+產業」發展模式,將觀鳥經濟與民宿、研學、文創等業態深度融合。以村頭村藍喉蜂虎觀鳥點為例,這個二0二三年建成的觀鳥點採用生態化設計,配備專業攝影位等設施,由村集體與觀鳥合作社聯合運營,今年已接待遊客五百餘人次。

 旦上村是明溪觀鳥旅遊的先行者。該村將茶產業與觀鳥產業有機結合,高標準建設客房、餐廳等配套設施。「周末四十多間客房供不應求。」村黨支部書記黃道興介紹,村裡打造的「白鷳戲水」「竹林鳥苑」等五個觀鳥點,以及集生態觀鳥、森林康養等功能於一體的自然教育基地,已成為熱門打卡地。

 「我們建立了『村社合一』的發展機制。」明溪縣林業局高級工程師邱樂平介紹,全縣已建成五大觀鳥基地、三十一個精品觀鳥點,培育專業「鳥導」三十名,帶動一千一百餘人就業,涉觀鳥產業村民人均增收六萬元人民幣。八家觀鳥旅遊合作社通過資源整合實現利益共享,吸引眾多村民返鄉創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