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好這顆心)琴棋書畫皆相通 星雲大師 劉長樂
我所義賣的許多作品都來自捐贈。例如,一九九二年居住在香港、與我素昧平生的高嶺梅先生臥病醫院,他請家人轉告,希望我能為他主持皈依。當時我的行程已經排滿,短期間內無法赴港,但想到山海遠隔,不忍讓一個老者拖着病體來台,於是用電話方便皈依。事後,高先生送了我一幅張大千先生的《觀世音菩薩》畫像以為致謝。直到舉辦義賣會時,我才知道高嶺梅先生是世界收藏張大干先生國畫的知名之士,而那幅《觀世音》和《荷花》居然為佛光大學籌得一億六千萬新台幣,對於巨額的佛光大學工程款項,幫助甚大。
建立美術館,不光以傳播佛教理念、布教弘法為目的,也在服務社會、美化人心, 為民眾提供一個心靈開放的空間,參與互動的文化藝術天地。
在我心中,佛光緣美術館是一個走入生活的美術館,而非仰之彌高的貴族殿堂,是將佛教與藝文結合起來,在熱鬧都會中廣植淨蓮的美術館。
後來我分別在台北、台中、宜蘭、屏東、高雄、台南、彰化、蘇州、揚州、澳大利亞、新西蘭、美國、馬來西亞、菲律賓等地開設了二十二所美術館,展覽歷代著名的繪畫、書法、陶瓷、雕刻以及當代有名的各項作品。尤其佛教珍貴的佛像、文物、法具、畫冊等凡數千件,均分類陳列,並附上說明文字,以令信徒遊客從認識佛教的文物法典來了解佛教的具體內涵。這就是把「佛教與藝文結合」的顯著成果。(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