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準又降息 中國貨幣政策發力

 【中新社北京五月七日電】(馮玲玲)中國官方多次提及的「適時降準降息」,終於落地。分析認為,此次降準降息將釋放規模可觀的中長期資金,有效提振市場信心,支持實體經濟穩定增長。

 中國央行行長潘功勝七日宣佈推出一攬子貨幣政策措施。其中包括,降低存款準備金率零點五個百分點,向市場提供長期流動性約一萬億元(人民幣,下同);下調政策利率零點一個百分點,降低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零點二五個百分點等。

 今年四月二十五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要求,「加緊實施更加積極有為的宏觀政策,用好用足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適時降準降息,保持流動性充裕,加力支持實體經濟」。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接受【中新社採訪時表示,此次降準降息是對中央政治局會議部署的具體落實。著眼于應對外部環境變化,穩定國內宏觀經濟運行,中國的一攬子貨幣政策開始從數量、價格和結構三個維度全面發力。

 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梁斯分析稱,政策利率下調零點一個百分點,七天期逆回購利率將從百分之一點五調降至百分之一點四,預計將帶動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同步下降零點一個百分點,這將降低中國企業和居民融資成本,提振企業投資和居民消費,進一步增強經濟發展韌性,夯實內生增長動力。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降息不僅政策利率下降,支農支小再貸款利率、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等也同步降低。業內專家表示,這意味著逆周期調節力度加大,體現了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立場,是當前支持穩就業、穩企業、穩市場、穩預期的有力舉措。

 降準方面,此次安排分為兩部份:一部份是針對大型銀行和中型銀行降準零點五個百分點,可向市場提供長期流動性超過一萬億元;另一部份是完善汽車金融公司、金融租賃公司存款準備金制度,階段性將其存款準備金率從百分之五調降至百分之0。

 分析人士指出,此次降準能優化市場資金結構,減少短期資金操作,增加中長期資金供給。對汽車金融和金融租賃公司降準,能降低此類機構的負債成本,從而更好地支持汽車消費和設備更新投資。

 「這是繼二0二四年九月二十七日央行降息降準以來,兩個貨幣政策『大招』再次同時出手,表明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開始在穩增長方向全面發力。」王青表示,在當前時點宣佈降息降準,能够有效提振市場信心,是對沖外部波動最有力的手段之一。

 對於此次降息的影響,王青認為「不會給人民幣匯率帶來貶值壓力」。他表示,過去一段時間的人民幣走勢已反復證明,經濟基本面才是決定人民幣匯率的最主要因素。

 展望未來,王青表示,「綜合各類因素,接下來貨幣政策在『適度寬鬆』方向還有充足空間,能够為有效對沖外部波動、穩定宏觀經濟運行提供關鍵支撐」。

 匯豐銀行環球研究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劉晶表示,此次降準降息的幅度、時間基本符合市場預期。外部環境不確定性較大的情況下,政策力度的增加以及各類宏觀政策的配合,有助於中國經濟實現百分之五左右的全年增長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