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騷小話兒)個性  喬捷

清晨坐相熟司機的車趕早機飛首爾,這個延遲了一個月的行程終於出發了。在排隊的旅客裏面,有一半以上戴着帽子,包起口罩。另外有的一半像我一樣蓬頭垢面、面容憔悴,只有少數人(主要是女士)還稍為有化妝打扮。差不多到登機起飛,機組成員跟着機長走進登機口,男男女女全都儀表整潔,這大概就是制服組要給人的專業形象吧,這樣走過一道亮麗的風景,又真的讓我精神了一陣,眼睛稍為能睜開一點。這當中,真的能一眼看出哪些是美女、帥哥以及韓國人。

怎麼韓國人那麼好認呢?其實不是所有韓國人,而是特指有特定臉和造型的韓國人。看《束草的冬天》,女主角就因為母親一直逼她去整容感到非常困擾。傳統韓國人和韓國社會,都認為想出人頭地,想要到大城市發展,就得整容給人更好的印象。好像只要長相有那麼一點瑕疵,有些機會就會流走。社會約定俗成的文化,從以前必須整理好儀容才出門,到必須化好妝,到家長都主動存錢等子女長大到差不多就帶他們去整容,不斷的升級,從個人包裝造型,到彷彿人人必須易容造假才像話,也難怪有些國家的居民壓力特別的大,非正常死亡率特別的高。都快忘了原來的自己是怎樣了,街上的人個個都掛着幾款樣板臉,看多了連好不好看都難以評價,但千人一面毫無個性倒是真的。

這世界甚麼都需要包裝。送人餅乾,好吃之外,第一眼見就是包裝,東西再好吃,看到包裝沒興趣,就沒有試味的機會。人設、形象也是那麼一回事,你的樣子如何,你的日子也如何,就正好反映在包裝的道理裏面,只要表裏如一,貨辦對得上,包裝並不是甚麼壞事。然而,當所有包裝都一個模子出來,想從中突圍,最後還不是要回到個性上面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