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現正制訂下階段《康復服務十年行動計劃》 智能科技無障礙建設等為重點

 【專訪】社會文化司司長柯嵐昨日表示,特區政府現正制訂下一階段《康復服務十年行動計劃》,將以智能科技、無障礙建設、社會共融環境作為重點發展方向。

 立法議員梁鴻細口頭質詢關注到當局如何利用智能科技助殘疾人士及長者提升生活質量。社會文化司司長柯嵐回應時表示,在引入高新智能科技設備方面,社工局透過專項計劃,支持長者及康復服務設施,購置、租用和試用本地或鄰近地區具創新性的樂齡科技和康復科技等設備,以及研發偵測長者活動情況及復康巴士報站系統等應用程式。另外,亦透過資助,支持殘疾人士購買各類高新智能科技的個人輔具及特殊家居設備。科學技術發展基金將包括智能安老、輔助科技在內的大健康領域相關的研究作為支持重點,透過重點研發資助、科研及創新資助,以及企業創新研發資助等方式,支持澳門企業及高校開展相關研究及進行科技平台建設。近年支持相關研發項目包括︰聲控導盲電梯、智能電動輪椅、舌頭控制系統,以及出行設施與系統等。

 她又稱,去年社工局透過資助民間機構開設全澳首間的輔具資源中心,積極引入外地和大灣區城市所研發的創新及智能輔具設備。對於經濟困難的殘疾人士,社工局透過「支持殘疾人士購置輔具及特殊家居設備先導計劃」,以資助分擔的方式,支援符合資格的殘疾人士購置智能輔具。在輔具研發方面,現時正由科學技術發展基金支持有關工作,持續推動跨學科及產學研究合作,研發適合本地居民使用的創新性輔具。未來,特區政府期望透過與本地及鄰近地區業界合作,引入更多適用於本澳的高新智能科技設備。藉著上述的資源投入,期望能為有需要的居民提供相應的資訊和支持,因此,特區政府視實際情況,進一步考慮是否額外再設相關的基金。

 柯嵐稱,因應智能科技的發展,社工局持續與長者和康復服務設施合作,透過興趣班組、工作坊、課程或講座等多元化的方式,教導長者及殘疾人士使用手機和應用程式。目前,長者及殘疾人士除了透過具備無障礙友善功能的「一戶通"查閱及申請各項公共部門的服務外,還可透過「澳門特區長者服務資訊網"及「澳門特區康復服務資訊網"獲取資訊。在科技賦能上,透過具主動偵測長者活動狀況的應用程式,了解長者的活動情況,減低長者面對的生活風險。另外,透過具報站功能的應用程式,讓有需要的殘疾人士查詢「穿梭復康巴士」的行車位置,便利他們規劃行程。

 她又表示,特區政府現正制訂下一階段《康復服務十年行動計劃》,將以智能科技、無障礙建設、社會共融環境作為重點發展方向。目前,策導小組內的各個部門正按所屬職能構思及草擬行動計劃內的綱領及方案,對於助殘高新科技產業發展和無障礙智慧城市建設等意見,策導小組將與相關部門進行分享及討論,進一步完善下一階段《十年行動計劃》的各項工作,與社會共同協力,為殘疾人士建立一個能獨立生活、平等參與和全面發展的共融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