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深雨)傳承祝福  愛莉

新年到,又是派利是的時候。根據傳統習俗,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都被視為新年期間,所以大家通常會在這段時間內派發利是,而喜慶節日當然要「好事成雙」,派出一對利是有吉利的意思。收到利是又該何時拆好呢?拆利是的傳統吉日主要有兩個,分別是農曆正月初七和元宵節後。正月初七,又稱「人日」,被視為吉利的日子,象徵「人人生日」,適合拆開利是以分享祝福。至於正月十五元宵節後,標誌着農曆新年的慶祝活動結束,拆利是代表收集完整的祝福與財富,並迎來好運。

隨着電子支付日益普及,不少金融機構鼓勵大眾利用電子方式派利是,亦不少地方自疫情後選用派電子利是,除了減少在銀行排隊換新鈔的時間,還大量減少印製實體利是封及新鈔的需求,變相更加環保。話雖如此,但筆者仍然喜歡派一封一封的實體利是,因為這份儀式感相當有意義,面對面為親朋好友送上新一年的祝福。同樣地接受祝福的人不能直接收到利是,便感受不到獲利是的快樂,亦沒有「拆利是」的喜悅。回想起小時候,最期待和父母親一起拆利是,絕對是笑聲滿載溫馨的美好回憶。還有派實體利是的好處是對方不會一眼就知道你給了多少錢,避免尷尬場面,但電子利是只要一打開賬戶就看到銀碼是多少。

既然派利是是中國人傳統送給後輩的一種祝福,便好好傳承下去,不要讓這份傳統文化失去了意義和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