瀋陽故宮:紅牆白雪相映  韓宏

 晃圈、空竹、花棍……擁有逾200年歷史的瀋陽故宮戲台2月3日迎來雜技表演。演員們用精湛的技巧展現雜技新風貌,讓觀眾近距離瞭解、欣賞雜技。

 非遺展演是2025年瀋陽故宮春節活動的重頭戲。正月初一,充滿力量感和節奏感的撫順地秧歌首先「扭」進觀眾視線,演員們身著喜慶、艶麗的服飾在鑼鼓聲與嗩呐聲中歡快扭動;正月初二,集音樂、舞蹈、戲曲、雜技為一身的海城高蹺歡騰奔放;正月初三,大政殿廣場上,兩條龍、一個龍珠組成的舞龍隊,上下滑動、左右倒換,傳承九代的「金州龍舞」演繹多變的龍形;正月初四,從大政殿廣場到西路戲台,「故宮有戲」好戲不斷。

 瀋陽故宮的「非遺年貨市集」也熱鬧非凡。麵人師傅手中的麵糰轉眼間化作栩栩如生的形象,糖人藝人將糖漿化作晶瑩剔透的藝術品,老邊餃子的香氣飄散在空氣中,傳統文化在互動中煥發新生。

 紅牆內外,傳統與現代交織。「家國同春宮祝吉祥——清宮節慶文化特展」用70餘件(套)院藏文物共同詮釋春節這一中華民族的盛大節日;主題文化景觀「福寧昌盛喜象昇平」以瀋陽故宮院藏文物為設計靈感,以展開的畫軸為造型,將吉慶連綿、平安幸福的寓意化作春節打卡點位。

 3日的瀋陽,最低氣溫零下26攝氏度,寒冷的天氣絲毫沒有阻擋住人們出遊的熱情。遊客們在雪地裡嬉戲,不少南方遊客用相機記錄下與冰雪的第一次親密接觸,更有遊客主動拿起工作人員的除雪工具,體驗為清宮掃雪的感覺。在東北,揣手是極具地方特色的保暖方式之一,不少遊客手持「福多多暖手筒」,在掌握冬季東北取暖姿勢的同時,將福氣揣進懷。◇(中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