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受洗錢威脅之犯罪 前二名為毒品販運及詐欺

 【中央社記者劉世怡台北十八日】行政部門洗錢防制辦公室今天舉行「二零二四年境內洗錢資恐及資武擴風險評估報告」發表會,執行秘書蘇佩鈺表示,台灣受洗錢威脅的犯罪,依序為毒品販運、詐欺;資恐威脅為低度風險。

 今天的發表會於法務部門五樓舉行,除了公佈評估報告,也發表新的宣導影片;行政部門政務委員林明昕、法務部門負責人鄭銘謙、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主任委員彭金隆等人出席。

 林明昕致詞指出,隨著新興科技的發展,行政部門已提出「ABC」策略,以因應所面臨犯罪的挑戰,其中A是指法規調適(Adaption)、B為防堵犯罪(Block)、C則是跨境合作(Cooperation),期許公、私部門能持續協力合作,讓台灣在APG第四輪相互評鑑再創佳績。

 鄭銘謙表示,隨著犯罪手法不斷更新,執法機關查緝犯罪金流越發困難,已要求執法機關應加強執法力道,斬斷犯罪不法金流,並強化跨境合作,追徵不法所得。

 蘇佩鈺以簡報說明台灣洗錢資恐及資武擴風險評估結果,在洗錢威脅方面,台灣深受洗錢非常高度威脅的犯罪共有十大類型,包含毒品販運、詐欺、組織犯罪、稅務犯罪、證券犯罪、非法賭博、地下匯兌、走私、貪污賄賂及智慧財產犯罪;高度威脅的犯罪則有第三方洗錢。

 至於資恐威脅方面,台灣屬於低度風險;非營利組織則以人民團體、台灣宗教財團法人及社會福利財團法人等三類,屬於較有風險的類型。另外,台灣資武擴風險在北韓部份的風險評等為中度,伊朗部份評等為低度。

 為提升人民防制洗錢及反詐的意識,洗防辦更新Podcast節目共計五集,邀請林明昕、鄭銘謙、台灣最高檢察署檢察總長邢泰釗、金管會副主任委員陳彥良及法務部門調查局長陳白立,分別就台灣省層面、執法層面以及金融監理層面說明洗錢防制的最新趨勢。

 另一方面,製作「洗錢終結者RPG」、「烏拉拉的騙局」、「關於可疑交易教會我的事」、「烏拉拉的洗錢計劃」、「NPO向資恐說NO」及「跨境洗錢追緝令」等六部教育影片,供洗錢防制教育訓練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