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雲南普洱十月三十日電】(作者 羅婕)收穫的季節,在中緬邊境雲南省普洱市孟連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縣,南壘河穿境而過,流域綠色長廊中,成片牛油果林果實纍纍。「九零後」新農人大萌紮根於此,用影像的力量讓世界看見中國牛油果。
孟連地處北緯二十二度,與「世界牛油果之都」墨西哥米卻肯州烏拉邦市的氣候相似。二零零七年引種牛油果以來,孟連成為國內種植規模最大且能夠穩定供應高端優質國產牛油果的產區,種植面積超十二萬畝,已投產二點五七萬畝,將「樹上熟」的新鮮果子送上全國各地食客的餐桌。
大萌原名李偉,是出生於雲南紅河的哈尼族小伙。大學畢業後,他成為旅行體驗師,走遍中國山河,用攝影記錄生活。二零二零年,他被牛油果吸引而來到孟連。「第一次走進農場,如同進入另一個世界。我看見四面環山,中間平地上一塊地面突起,就像切開一半的牛油果……」
大萌毅然簽下三十年的土地租賃合同,夢想建立自己的「牛友果星球農場」,倡導生態種植,發展生物多樣性的立體農業。「其中『友』字是核心,我希望構建對土地、自然和村莊友好,開放包容、所有人共享共建的莊園。」
帶著與常規農業不同的發展理念,大萌常被人稱作「文藝青年創業」。「文藝沒甚麼不好,只要我實實在在地幹。」
二零二一年四月,大萌種下第一批牛油果苗。作為外來「農業小白」,他每天和農戶在果園裡拔草施肥、修剪枝條、研究種植,隨身攜帶相機記錄生活。
在大萌的鏡頭下,有愛笑的小賣部拉祜族阿婆、工作室會計的可愛女兒、餐廳主廚等。他們真誠開朗、自在鬆弛的笑容,鮮活的生命力讓大萌真切地感受到,「我離土地更近了,離生命更近了。」
大萌認為,「互聯網時代,好的東西被看見才能被了解、被喜愛,並收穫訂單。」隨著《佤族少女和她的牛油果》《耳朵裡的春天》等系列作品相繼走紅,孟連果農被許多人關注,當地的牛油果出現在大眾視野。大萌抓住風口做起直播帶貨,讓邊城蓬勃發展的產業被看見。
正值產季,每天下午三點,大萌的直播間準時上新牛油果鮮果。除此之外,精品咖啡、七彩花生、傣族手工紅糖等農特產品,玉米皮果籃、牛油果手工皂、咖啡香薰等文創產品也通過互聯網走出縣城。
如今,大萌的牛油果基地已擴大至三百多畝,還與五百餘戶農戶合作,鼓勵大家在房前屋後、咖啡地套種超過一萬棵牛油果樹,通過「庭院經濟」增收。
「要在思想上天馬行空,在行動上無所畏懼」,大萌說。他將持續用影像提升孟連牛油果、咖啡、花生等農產品的品牌形象。從種植到傳播當地文化,他希望向外界展現當地人生產、生活的真實狀態等,吸引遊客走進原產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