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履痕)在洱海騎行  秋葉

兩次到雲南大理旅行,大理留給我的最美好、最難忘的旅行體驗,就是環洱海生態廊道騎行。

對於大理來說,洱海有多出名呢?沒去大理之前,我所理解的「風花雪月」只是一個表達自然景物的成語,引申含義是與愛情有關的浪漫的事。來到大理,才知道「風花雪月」是大理美景的簡稱,具體指的是「下關風、上關花、蒼山雪、洱海月」,「下關、上關」跟「蒼山、洱海」一樣,都是大理轄區內地方名,也是大理最有名的風景,意思是「下關的風比較大比較特別,上關常年鮮花盛開,蒼山終年積雪,洱海最適合賞月。」

知道「洱海月」時,我們住在大理古城裏,有些遺憾沒選擇住在洱海邊那些村鎮上,比如網紅磻西村,或者喜洲、雙廊,覺得應該是沒機會在夜晚欣賞到洱海月了。但是洱海還是必須要去看看的。

我們從大理古鎮坐出租車先到喜洲古鎮,在鎮子裏溜達了一圈,搞明白了如果要去到洱海邊,得先穿過鎮子邊的農田,於是租了電動摩托車,向洱海進發。

正是七月末,上午十二點多,高原的陽光很燦爛,天空很藍、很高遠,空氣清新,雖是正午氣溫卻只有攝氏二十四度,很是舒適!我們在綠油油的稻田間的石子路上小心翼翼地騎行着,一來石子路不太平穩,二來得避讓打卡拍照的遊人。到一個大的轉彎處,居然有一紅綠燈閘口,不遠處的稻田裏有一列小火車正「嗚,轟隆轟隆,嗚,轟隆轟隆」地開過來了……走過這個路口,上了比較窄的鄉村公路,路邊有鮮花盛開的庭院、民宿和咖啡館,有半人高的青翠的玉米地,天高,地闊,藍天,白雲,廣闊的田野讓人心情舒暢,暢通無阻的交通更是讓人高興:想想那南國我城,悶熱的天氣,擁堵的交通,繁瑣的工作……哦,不,暫時忘掉我城,享受當下吧!

下午一點多到了洱海邊。洱海雖然沒有大海那麼遼闊,但洱海看起來還是頗為寬廣的,波瀾不興,水面非常平靜。視野的盡頭,是蒼蒼的群山,洱海在群山的懷抱中顯得寧靜而優美。我知道洱海其實是個高原湖泊,正因為位於高原之上,而且洱海湖水面積達二百五十二平方公里,南北長四十公里,面積也着實不小,難怪被當地人稱為「海」了!當地政府環洱海邊修建了一條寬闊的生態廊道供遊人觀光,遊客可以近距離親近洱海,欣賞優美風光。這條環洱海廊道是免費的,可以步行,除了自行車、電動自行車和景區區間電動觀光車之外,不允許其他機動車駛入,充分保證了騎行的安全。自行車和電動自行車都是掃車身二維碼即可使用,非常方便。

我們一行四人,我和先生想省力氣,選擇騎行電動自行車,兒子想運動,選擇騎自行車,妹妹怕曬,選擇乘搭區間觀光車。我們各自出發了,約定到磻西村S灣匯合,全程十七公里。兒子年輕力健,騎着自行車很快就超越了我們,我們的電動自行車沒有加速功能,只是勻速慢悠悠地前行着,這樣也好,正好邊走邊看風景。

洱海沿岸風景如畫,草地青青,楊柳依依,植被豐茂,有些大樹和植物就生長在水中,水面如鏡,樹木和倒影兩相依,如夢如幻,間或鮮花滿地,繁花似錦,有些民居就在廊道邊,有些民居已成民宿或者咖啡館,都是二三層的小樓,有民族風情的白牆黑瓦高飛檐建築,也有現代大落地窗,真羨慕這裏的居民,天天都生活中在風景畫卷裏。(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