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在當時的太平洋戰場主要投入的有F6F地獄貓戰鬥機以及F4U海盜式戰鬥機;而日軍空戰的主力是零式戰鬥機,日本的零式戰鬥機在太平洋戰爭初期可以說所向披靡,時移世易,這時無論戰機的自身性能還是飛行員的綜合素質,都已經被美軍超前很多。
此外美軍當時在防空方面還裝備了一種新型的防空炮彈(以防止日本自殺式戰機進襲),這種技術在現在早已不新鮮,但是在一九四零年代實屬是高新科技的殺傷武器。這種炮彈的彈體是天線,炮彈裏邊安裝了無線電發射器,通電以後可以向外發射無線波,當炮彈在接近反射物體後,部分無線電波被反射回來,隨着反射電波強度到達一定限度,炮彈就會被引爆。這種新型武器把傳統防空炮彈效率提高了好幾倍;就這樣日軍的戰鬥機因爲技術欠佳,性能落後;而地面又被對方的炮火有效打擊,這場空戰很快演變成空中大屠殺,當日地(海)面對空之戰,有如獵射火雞遊戲般,日本戰鬥機接連不斷被擊落,根本沒有辦法靠近美方航母。
馬里亞納海戰四個月後,在菲律賓萊特灣,美國和澳大利亞對日作戰,盟軍投入軍艦總噸位達到一百三十三萬噸,日本海軍只有七十三萬噸;單以戰艦總噸位來說,萊特灣海戰已經稱得上是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海戰,雙方共計派出航空母艦二十一艘,其餘戰艦二百艘,各式戰鬥機接近二千架,戰鬥人員超過二十萬人。整個戰鬥過程持續了六天之久,結果日本明顯處於劣勢,它的海軍再次戰敗,巡洋艦以上有十三艘重型軍艦被沉,日本在菲律賓一帶的航空力量被消滅殆盡。從此日本海軍不再具備海上戰略力量,與昔日大將山本五十六指揮「偷襲珍珠港」時的聯合艦隊,有如天壤。
萊特灣海戰爲後來盟軍成功打下菲律賓羣島、沖繩島等地打下了基礎。這裏的沖繩島戰役是二戰中的太平洋戰場傷亡人數最多的一次戰役;日軍方面,共超過十萬人戰死或被俘虜,盟軍的傷亡人數也超過了八萬,沖繩戰役結束幾個星期以後,美軍決定把他們的秘密武器派上用場,這個秘密武器就是:轟炸廣島、長崎的那兩顆原子彈,它造成總計:十二萬九千至二十二萬六千人即時死亡,創傷後遺症過百萬人有逾,又是人類戰史上的一個紀錄。
這便是二戰末期幾個駭人的「紀錄」,戰爭可怕,莫此為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