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國縣域經濟百強縣榜單發佈 工業仍是強勁引擎

 【中新社北京七月三十一日電】(記者 劉育英)三十一日發佈的《二0二四中國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研究》顯示,第二產業仍是百強縣發展的強勁引擎。

 二0二四縣域經濟創新發展論壇當日在北京舉行,賽迪顧問在論壇上發佈的這份報告涵蓋百強縣榜單、千億縣和工業大縣發展模式研究等。本年度百強縣評選繼續設置「地區生產總值」和「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兩個指標為核心的「雙門檻」,即GDP大於等於六百億元(人民幣,下同),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大於等於二十億元。

 賽迪方略縣域經濟總經理余德彪介紹,百強縣東部地區佔六十六席,中部地區佔十八席,西部地區佔十三席,東北地區佔三席。其中,江蘇省、浙江省、山東省三省表現突出,分別佔二十五席、十五席和十二席。

 研究發現,百強縣成為重要的經濟增長點。百強縣與「粵蘇浙魯」等經濟強省在總體規模、進出口總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固定資產投資額等指標比肩;第二產增加值超過「粵蘇浙魯」等經濟強省,第二產業仍是百強縣發展的強勁引擎;「富民」與「強縣」並重,百強縣人均可支配收入佔人均GDP比重高於全國平均水平。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院長張立介紹,二0二三年,中國一千八百六十五個縣、市、旗,貢獻了全國百分之三十七以上的GDP,百分之三十九以上的第二產業增加值,百分之四十六以上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量。

 中國工信部原部長、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會長李毅中表示,縣域經濟、縣域工業是國民經濟和新型工業化的基礎層面,在推進新型工業化過程中,要保持縣域經濟中工業佔比基本穩定;縣域工業要深度嵌入當地城市群、都市圈的產業體系中,與當地的主導產業相配套;要培育專精特新「小巨人」和製造業單項冠軍,培育具有生態主導力和核心競爭力的龍頭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