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留言)鄉愁的滋味  黃平安

八. 鄉愁,是一條蜿蜒的路

曾經的鄉間小路,質地,是軟綿綿的泥土;模樣,是蜿蜒曲折十八彎。但若論起它在遊子心中的地位,卻是高大的,神聖的,無可替代的。

不要小看鄉間的那一條條蜿蜒曲折的小路,仔細看,你會發現我們祖先的智慧。過去的山路為甚麼總是十八彎呢?你若是看過或走過現在的盤山公路,就會明白和懂得古人的智慧,一道道彎雖然拉長了路程,卻大幅減小了坡度,使人們行走起來會相對輕鬆一些。他們的智慧更體現在因地制宜和因陋就簡上,你看,為了解決涉水過河的不便,他們不用花一分錢,就能搭出各種各樣的便橋來,比如用幾塊石頭搭成的石橋,用幾根木棒搭成的木橋,用幾塊木板搭成的板橋……泥濘難行的地方,總有人默默地搭上幾塊石頭,或是掏挖一條排水溝,以方便路人行走。他們既是這條路的受益者,也是義務維修員。遇到塌方或落石後,誰都會動手處理;一人處理不了的,就會自發組織幾個人一起行動,儘快把它修好。

人們天天走,月月走,年年走,久之,對鄉間小路就十分熟悉了。在蜿蜒崎嶇的山路上,晚歸的,醉酒的,從未有誰迷失過方向或走錯了路徑。這樣的鄉間小路,我上學時走,工作時走,一走就是二三十年。久之,路邊的石頭、道旁的花草彷彿都認得了我,不是在默默地注視我,就是在親熱地打招呼;不是牽扯着我的衣襟,就是沾濕了我的衣裳,頗有幾分「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的感覺。

每到秋糧快要下山的時候,也是路邊雜草叢生的時候。家鄉有個習俗,為了方便收穫秋糧,也為了方便路人安全通行,村民們會自發地對道路進行一次修整。大集體的時候,生產隊長會把清理工作分段落實到人,人們會抽閒置時間清除雜草樹枝,清理路面雜物,儘快將道路清理乾淨。後來實現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雖然很難採取統一行動,但這一傳統卻沒有丟。每到秋天,村民們會自覺地對附近的道路進行一次清理和維護,讓鄉間小路變得暢通無阻。下鄉辦事的公職人員,行經此地的外地人,對這樣乾淨整潔的小路總會嘖嘖稱讚,對這裏勤勞、樸實、厚道的山裏人刮目相看。

隨着社會的發展,鄉間小路也越來越少見了,取而代之的寬闊平坦的高速公路、國道或鄉村公路。無論哪種公路,都有專門的道班負責維護,沒有特大自然災害,一般都是暢通無阻。交通條件的改善,極大地方便了人們出行,各種各樣的交通工具也紛紛「飛入尋常百姓家」。鄉間的泥土小路似乎已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一天天荒蕪起來,從過去乾淨整潔的山路變成了雜草叢生的羊腸小徑,僅有當地放牛羊的、挖草藥的、祭祖上墳的人偶爾行走。很難想像,再過幾十年,那些曾經行走了千百年的鄉間小道會是甚麼樣子?

鄉間小路離我們越來越遠了,但它曾經帶給我們的便利,帶給我們的快樂,卻深藏在我們的心底,鮮活在我們的記憶之中。(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