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歷時約兩年、耗資七千多萬重整的紅街市復業儀式昨(五月三十)日上午十一時舉行,場面熱鬧。光顧購買者眾,多讚重整後硬件環境好。攤販亦讚經營環境較過往有很大改善。
出席並作主禮者的包括:澳門市政署管理委員會主席戴相義,副主席羅志堅、柯嵐,諮詢委員會主席司徒民義、副主席鍾國榮,澳門鮮魚行總會會長蘇中興,澳門融合堂鮮肉行總商會會長謝樹平、常務副會長區兆基,市販會會長柯清煌、理事長盧惠妮,以及紅街市鮮魚福利會負責人關偉銘等行業代表。
戴祖義致詞時表示,紅街市整治工程如期完工,有賴紅街市眾攤販配合。整治後的紅街市在環境及設施上均全面優化。他希望眾攤販與市政署協力塑造新街市形象,用心經營,向廣大市民提供良好的購物體驗。
由臨時街市回遷紅街市繼續營業的近一百二十個攤檔中,包括海鮮、鮮豬牛肉、冰鮮貨品、蔬菜豆腐及雜貨等。紅街市外圍小販區亦已恢復「面向紅街市」的經營方式經營。市政署會持續進行紅街市及周邊的清潔衛生管理,務求提供更舒適整潔的購物環境。
重開張當日光顧購買者眾多,多數消費者亦讚重整後硬件環境好。回遷經營的攤販亦讚整治後的經營環境較過往有很大改善。
建築齡逾八十年的紅街市於二0二二年五月啟動整治工程,在平衡保育與優化街市建築物的前提下,重新配置了街市內攤位的設施設備,包括增加電源位置、防水插蘇、防水照明、優化排水系統等,以提升街市的衛生整潔形象。
整治工程亦包括重建了部份結構柱及樓板、全面更換牆面磚及地面磚、翻新天花、重建排水渠網、優化各出入口通道、調整攤檔間間隔、增設空調及無障礙升降機、優化卸貨平台、優化照明系統、增加公廁空間及調整男女廁格比例等。
整治工程總費用七千多萬澳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