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長留歡笑聲

 「園遊活動展繽紛,兒童節日最精神。快樂也曾花共舞,溫馨常與雨爲鄰。同一天空同一夢,萬眾歡騰萬眾心。盧園探勝添異彩,小城無處不知音」。

 一年一度的六一兒童節即將到來,由華僑報舉辦的「慶祝六一兒童節園遊會」昨日(五月二十六日)上午在盧九花園拉開序幕。

 由一九七九年開始,華僑報在每年的六一兒童節當周的星期天早上至中午,都會在盧廉若公園舉行「慶祝六一兒童節園遊會」,為澳門兒童送上節日的歡樂。當年參加「慶祝六一兒童節園遊會」的青澀少兒,現在大多數已屆「不惑」,甚至是「知天命」之年了,回憶當年「園遊會」伴隨著兒童時代一起成長的歡樂情景,可說是百般甜蜜在心頭。

 今屆「慶祝六一兒童節園遊會」是第四十五屆,內容更加豐富多姿,既有本澳學校與社團在公園內設置的各色其式的有獎攤位遊戲和憑券領取禮物之外,更有學校、社團、單位在盧廉若公園百步廊作體育表演助興,包括澳門培道中學管樂團、羅梁體育總會醒獅團、武術總會少年兒童武術代表隊、單車總會少年兒童花式單車代表隊、教業中學(國際小學)舞蹈、街總青少年及家服中心詠春、聖善學校口風琴合奏等文體共融精采表演,期間主辦單位向現場小朋友、市民、觀眾派送禮物及向表演單位、贊助單位和熱心人士致送紀念品。雖然上午偶然飄下了毛毛細雨,但無礙於親子同樂的熱情,今屆「慶祝六一兒童節園遊會」全程歡樂滿園、場面溫馨熱鬧。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的教育伴隨著孩子的成長,直接影響到孩子的將來,所以家庭教育尤為重要。著名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把兒童教育比作一塊大理石,他說要把這塊大理石塑造成一座塑像需要六大元素:一是家庭,二是學校,三是兒童所在的集體,四是兒童本人,五是書籍,六是偶然出現因素。從排列順序來說,教育學家認為家庭無可爭議地被列在首位。

 愛孩子是父母的天性,但溺愛孩子也是人類之愛。據說在世界各國的家庭教育中,中國的父母對孩子的溺愛程度名列前茅。從三四歲甚至更早,父母便開始讓孩子寫漢字、念唐詩、背宋詞、練算術,一味地以命令式教育,家長為孩子做了許多本應由孩子自己去做的事情,這無形中阻碍和限制了孩子發展自己能力的機會。

 對兒童而言,六一兒童節最寶貴的禮物除了父母能夠抽出時間陪伴之外,身體健康更加重要。所以,澳門民間社團和政府單位都將慶祝六一活動安排在禮拜天公眾假期舉行,讓父母能與孩子一起歡度六一兒童節,共同體驗家庭生活的幸福。

 新中國成立後的一九五0年六月一日迎來了第一個國際兒童節。毛澤東主席揮筆題詞:「慶祝兒童節」。朱德總司令殷切地希望「新中國的兒童,要愛祖國、愛科學、愛勞動,準備好好的建設新中國」。這一天,全國各地的小朋友也都舉行了聯歡活動。從這以後,每到「六一」,全國各地都組織各種形式的活動,慶祝少年兒童的節日。

 兒童是社會的未來,關愛兒童,重視兒童身體健康,政府和民間都要用心引導!

 「兒童節日聚溫馨,盧園探勝有感情。健康歡樂常結伴,歲月長留歡笑聲」。◇

 ------申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