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名成利就(當年大學教授薪金不低,寫文章除了稿酬,更有版費),在杭州成為名人,與官場中的達官貴人,應酬周旋,飲食徵逐,而這些場合,正合王大美人所好,不久,王美人便成為交際場中的寵兒,她人生得漂亮,加以舌燦蓮花,應對恰如其分,使杭州的麻甩佬大暈其浪,不管她是王否羅敷有夫,全力追逐,金錢與官階都比郁才子優勝,而其中一人許XX,更成裙下之蝶,戀戀不捨,而此人官居浙江省教育界的話事人,此君對世上美人極感興趣,於王美人更是魂顛夢倒,而郁才子卻脫不了舊式文省主席之癖,素慕佳山佳水,常常獨自出遊,令王美人深閨獨守,更使追求者有隙可乘,結果如何?我不想形諸筆墨。總而言之,言而總之,一些難聽的話,很快便傳遍西子湖畔。
而且,在杭州,對王美人極感興趣者還不止許官一人,比許官更有權勢的是戴X,戴X曾在杭州讀書並且與郁同窗,戴後來入讀黃埔軍校,得到軍校校長賞識,從此平地風雲,不帶兵打仗而從事特務工作,因為工作成績出色,很快就使校長倚之有如心腹,變成特工之王,此君機智百出,心狠手毒,工作比前輩殺人王王亞樵更為出色,他因獲得主寵,可以花錢如流水,他在杭州建了富麗堂皇的別墅,郁既在杭州與同窗舊友相逢,時相酬酢,不久,便成通家之好。戴是個色中餓鬼,平日對他下屬的女人,常有沾染,對此特級佳人,更是不肯輕易放過,據王美人的閨蜜說:王對戴宅的豪奢,嘖嘖稱道,二人的關係,便非尋常,趁郁離杭往福建時,便打得火熱。中日之戰爆發,淞滬一帶戰火蔓延至杭州,戴勸郁將家人遷居武昌,其時,「保衛大武昌」的呼聲甚囂塵上,郁也認為武昌比杭州安全,讓家人避難武昌,而戴因工作關係,在武昌布置部下特工,郁則是福建省議員,隨團北上徐州勞軍,其毀家詩紀有一律:
鳳去臺空夜漸長,挑燈時展嫁時裳;
愁教曉日穿金鏤,故繡重幃護玉堂。
碧落有星爛昂宿,殘宵無夢到橫塘;
武昌舊是傷心地,望阻侯門更斷腸。
其時,郁正在福建省主席陳儀手下當一名參議員,不需做事,只領乾薪,得聞枕邊人不安於室的消息,趕回杭州,而王美人卻不辭而別,她的一件衣裳因正洗濯未乾,來不及收起,晾在堂前,當風招展,好像向他示威,一氣之下,他在那件半乾的衣裳上大書:「下堂妾王氏改嫁前之遺留品」一行字。
究竟大美人所改嫁者是甚麼人?郁不言明,自然是有所焦顧忌。不過,詩中點明「武昌」,便畫龍點睛,遍體皆通了。(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