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檔案室)音樂的悠長 胡樹勇

前天晚餐酒後表哥還要邀請我們去他家音樂雅聚,晚餐地離他家不遠,我們幾人就來到了他家。

而後,表哥就電話叫侄女馬文珺,小馬聽說是我們幾人,就說馬上過來。不久,小馬就來了。

她現在是一所中學的音樂老師。我最早認識她,是在有一年沈小松老師組織的鋼琴音樂會上,她那時還是音樂學院的學生。那場音樂會沈小松老師請我支持幫助,我參與幫助,使音樂會得以舉行。小馬是音樂會裏的主力鋼琴師,她彈了一首十來分鐘的外國鋼琴曲如行雲流水,至今讓我記憶尤深。

對於音樂,我一直以為除開自己的努力,天賦是重要的因素,也並不是人人都可以通過自己的艱苦努力就可以成為頂級音樂家的,造就一個音樂家需要多方面的因素,極不容易,但詆毀一個音樂家,卻只需分分鐘的時間。好的環境當然也是音樂家成長的必要條件。

一轉眼,離那次音樂會大約十幾年過去了,如今,小馬待人接物已經成熟了。我卻突然聯想到這幾天看到的梁羽生寫的《華羅庚傳奇》,釐清了之前許多的看法。

一是學數學雖是愛好卻也是別無選擇:「多年後有個記者問他,為何選中數學自修,他說:『我別無他選擇。學別的東西要到處跑,或者要設備條件,我選中數學,因為它只需要一枝筆,一張紙——道具簡單。』」

二是認真苦讀:「於是他就憑着一枝筆,一張紙,每天在雜貨店關門後,在昏暗的油燈下,不管家人的埋怨,苦讀,鑽研。他能夠得到的數學書籍雖然不多,但根基卻是極為扎實。」

三是獨立思考意識:「他好學,又能深思。讀過的書在他腦中由繁化簡,真正做到了觸類旁通。這種自學的鍛煉,造成了他一種獨特的本領,研究問題,一抓就抓到了問題的核心(西方數學家稱之為華羅庚所特有的「直接法」)。」

四是不怕失敗,自信滿滿:「經過了五年的自修(從十六歲那年開始算起),他開始寫些數學論文投稿。他的投稿也並非一帆風順的,往往收到退稿的信件,編者指出:這一個題目是法國某一個數學家解決了的,那一個題目又是德國某一個數學家解決了的,等等。這非但沒有使他氣餒,反而令他充滿自信。因為他並沒有看過那些數學家的文章,但同樣可以解決那些難題。這證明了他的智力並不在那些著名的外國的數學家之下。」

五是幸遇伯樂,直到最高學府,也是那個時代才會有的。「終於他有一篇論文《蘇家駒之代數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在上海的《科學》雜誌刊登出來了。這篇文章驚動了清華大學的數學系主任熊慶來。熊慶來問周圍同事:這個華羅庚是哪國留學生?沒人能夠回答。也是無巧不成書,恰好有江蘇籍的教員在旁,忽然想起了他的弟弟有個小同鄉名叫華羅庚。他接過熊慶來手中的雜誌,一看,沒錯,是這三個字,便道:這個華羅庚哪裏教過甚麼大學,他只念過初中,聽說在金壇中學當事務員。熊慶來驚奇不已,迅即作出決定:這個年輕人應該請他到清華來!」

六是珍惜環境,如饑似渴學習。「他每天徘徊在數學海洋的岸邊覓珍探寶,只給自己留下五六個小時的睡眠時間。一個自學者對知識的巨大吞吐力,這時驚人地表現出來!他甚至養成熄燈之後,也能看書的習慣。乍聽起來不可置信,實際上是一種邏輯思維活動。他在燈下拿來一本書,對着書名思考片刻,然後熄燈躺在床上,閉目靜思,心馳神往。他設想這個題目到了自己手上,應該分做幾章幾節。有的地方他能夠觸類旁通,也有的不得其解。他翻身下床,在燈下把疑難之處反復咀嚼。一本需要十天半個月才能看完的書,他一夜兩夜就看完了。」

七是創作奇跡並非循規蹈矩。「這個助理員可不尋常。第二年他就升任助教,初中學歷當助教,破了清華先例,但卻是教授會一致通過的。再一年半升講師,然後當了兩年研究員。一九三六年,他二十六歲,就獲得清華保送他到英國留學了,就讀的是最著名的劍橋大學。但他不願讀博士學位,只求做個visitor(訪問者)。因為做訪問者可以衝破束縛,同時攻讀七八門學科。他說:我來劍橋,是為了求學問,不是為了得學位的。他擁有的唯一的一張文憑,就是初中畢業文憑。他沒有拿到博士學位,但在劍橋的兩年內,他卻寫了二十篇論文,論水準,每一篇論文都可以拿到一個博士學位。華羅庚被認為是『劍橋的光榮』!」

引用了這大段寫華羅庚的原文,是想說明,一個音樂人或者文藝人要獲得大小成功,何嘗不是和科學家的成功相似。

小馬彈奏鋼琴,趙石波先生獨唱李叔同的《送別》,讓我感受到了音樂的悠長和魅力。

年輕人要想自己的音樂悠長,也要像華羅庚那樣多讀書,多借鑒,多實踐,經過各種努力,經過各個時段的磨礪,才會獲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