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熟日常)含鈉 吃貨
即食麵經常被指鈉含量超標,但我習慣了把原因歸咎到湯包之上,減少一半的用量,或索性自製湯底,務求替即食麵餅尋到一處好歸宿,健康之餘又不影響風味;然而,翻查檢測數據過後,發現除湯包外,部分即食麵麵餅的鈉含量亦高得驚人。也許無關乎環境,問題有時候也會是出在個人本身。
工作上遇到煩心事時,難免想要抱怨一下環境,礙事的挪不走,巨石般將辦事的資源統統隔絕在外,只剩下湯包與麵餅,實在叫人為難。嘗過再多的異國風味,到頭來,還是在苦苦研究即食麵的煮法,麵餅固然會受湯底影響,但湯底同樣亦會因麵餅而產生變化,兩者所含的鈉,在烹煮時需按總量計算,合格與否,需一併交由食客定斷。
好與壞的標準,也許只適用於麵餅還泡在湯底之時。麵餅要是離開了工作崗位,脫離了體系,身上的鈉含量就需要重新計算,如同離職的人。工作中,有人立志要揉最好的麵,有人埋頭去熬最好的湯,可最後能夠帶走的不會是麵,也不會是湯,脫下工服後,能夠帶走的就只有做麵的手法與熬湯的心得。麵餅離開了熱湯,剩下的鈉含量才是屬於自己的,人與工作的關係也如是。忘卻那些曾經泡過的高湯,把麵餅碎成粉末,回歸到最初的模樣,再重新揉麵,煎餅也好,烘烤成各類點心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