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賢(原名謝家鈺)以他高大和俊朗的外型,自上世紀五十年代出道便已經受到矚目,由於粵語片及香港電視劇集當時在亞洲地區率先崛起,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之間也是謝賢最活躍和亮眼的時期,但隨著鎂光燈在九十年代後逐漸移向聚焦新生代藝人、周邊地區的流行文化也相繼成熟,謝賢從主角的位置退了下來繼而減產不少,而且港產片中的長者角色一般都只會聯想到羅蘭和惠英雄等,男性演員其實不多,這種情況可能是受到父權在華人社會文化的影響,當年的英俊小生在今天以落泊老人的真實形象出現,觀眾對這份衝擊的接受程度是需要考慮的,演員個人能否面對這個事實以及上映後的眾多意見,也是非常關鍵。
在電影《殺出個黃昏》中,田立秋(謝賢飾)、蔡鳳(馮寶寶飾)和業一叢(林雪飾)三人年輕時是職業殺人團夥,蔡鳳負責確認目標、立秋是殺手、一叢則是接送的車手(司機),但是歲月不留人,現在他們只是被媳婦抱怨的奶奶、獨居老人和鍾情性工作者的長期病患者,本是生活在互不相干的三個世界,因為蔡鳳再次收到殺人生意而重聚,但是立秋發現目標竟然是因為無法負擔沉重藥費,要由丈夫出錢將妻子殺死。
雖然立秋最終沒有下殺手,但從新聞報道中得悉該妻子仍是被丈夫親手了結生命。經此一役,打著「耆英天使」名號的善終服務大受歡迎,不論是家財萬貫或是基層,受著病困或孤獨的客戶紛紛前來,要讓立秋親手送至人生的最後一程。就在一切都看似順心之際,三人的生活都同時出現了變,未婚懷孕的高中生屈紫瑩(鍾雪瑩飾)因為被男生拋棄而找上了立秋、蔡鳳為了孫兒而轉居到安老院、一叢光顧的性工者要結婚了……,最後他們都為了當下最關心的人作出了選擇,雖然未必是最圓滿的,但至少是刻下能力所及。
用老人和殺手產生碰撞,《殺出個黃昏》已經有著不錯的優勢,而且能夠起用謝賢和馮寶寶此等往昔巨星,從故事內容到角色反差都可以有很多玩味之處,但總覺得電影的完成度是可以的,但執行力卻不夠流暢。
相信是要顧及謝賢作為主角的角色造形和可執行性,立秋在全片的對白其實不多,幸好謝賢的面部表情和眼神還是能夠詮釋到立秋作為殺手的那份孤寂,不過因為篇幅有限,紫瑩為何相當輕鬆地便能闖進立秋的世界?是因為立秋復出之後見到目標與家人的關係?還是內心根本是對親情有所渴求?蔡鳳被描寫成一個為了家人可以不顧一切的人,可是直至進了安老院,由於之前沒有太多關於她對家人堅持,因此那份捨棄的無奈感並不明顯。至於一叢與性工作者之間全是一廂情願,同是沒有角色背景之下,觀眾就只是看到了一段尋常的買賣關係罷了。
比較可惜的是在電影開首,有不少篇幅是透過殺手到訪各個目標,側面寫著香港社會的繁榮底下,需要被社會和家人關心的長者著實太多,但由於社會福利制度、家庭關係結構的崩解、居住環境、人際關係和道德價值觀的改變,這批長者就只能隱形般躲在社會上的某一個角度,但再無法在現實生活中殘存下去了,結果只能找上耆英天使幫忙解脫,但因為故事的視角很快便切入到三人的私生活,而他們的改變亦未能完全具有代表性,影響著故事訊息的衝擊力度最後是令人覺得有虎頭蛇尾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