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過去的一年為拉赫曼尼諾夫(Sergei Rachmaninov 1873-1943)誕辰一百五十周年,相關應市唱片明顯較多,在眾多新錄音中,兩位年齡相若的鋼琴家專輯來得相當矚目,先說王羽佳(Yuja Wang)主奏的鋼琴協奏曲集。
王羽佳並非首次灌錄拉赫曼尼諾夫的協奏曲了,大概十年前她已分別在阿巴度及杜達美指揮下推出第二及第三號,今次再度與杜達美(Gustavo Dudamel)指揮洛杉磯愛樂樂團合作,奏齊拉氏所有(四部)協奏曲和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而且全部錄音於去年二月短期內完成,可見她把這套艱鉅曲目應對得多麼的駕輕就熟。
以凌厲技巧馳名的王羽佳與杜達美同屬激情綻放的一派音樂家,拉氏作品對他們可說「開正戲路」。光輝燦爛的琴音在第一協奏曲開章已被肆意揮灑,王羽佳觸鍵鏗鏘結實,條理分明地鋪展出富歌唱性的樂句,毫無保留地展示她的琴鍵功力。第二號彈得抒情而感性,造型輪廓分明且具立體感,堪稱詩意與激情兼備。第三協奏曲開章首三分鐘鋼琴展現那股霸氣,直教人瞠目結舌,力量型的造句,濃烈的情感,在杜達美營造的浪漫背景下盡情揮灑。最吸引我的是柏格里尼主題狂想曲,各段變奏彈得活力四射,靈巧指法奔放如脫兔,甚至顯得有點狂野,真讓聽者感覺暢快淋漓。
總體來說,王羽佳的新錄音比起其舊版本來得更激情洋溢,表現更成熟,在很多方面都更具吸引力;杜達美棒下的洛杉磯愛樂樂團和應緊密,反應敏銳妥貼,成全了這輯光輝奪目的錄音。對比起來,去年同屬DG推出的一套同曲目專輯,則顯得較斯文內斂。此專輯由特里福諾夫(Daniil Trifonov 1991-)主奏,樂團是尼澤-塞岡(Yannick Nézet-Séguin)指揮的費城管弦樂團。3CD載錄拉赫曼尼諾夫所有鋼琴與樂團合奏作品,而大致相同的內容亦同時收納在一片藍光音效碟(BLU-RAY AUDIO)內。
特里福諾夫一九九一年生於俄羅斯,父母皆為音樂家,他自小顯露音樂天賦,九歲入讀莫斯科格涅辛音樂學院,後赴美國克利夫蘭音樂學院進修,先後在多個國際音樂比賽獲獎後,開始其頻繁演藝生涯。
特里福諾夫並不隨便外露其過人技巧,他以略慢速度細緻地解讀拉氏的傷感音符,沉穩而稍為平均的力度、恰度的rubato、透亮的音色,盡將曲中浪漫意涵細訴,樂團完美地配合主奏的音量和節奏,強弱對比營造得尤其恰當且具說服力,更讓作品發揮醉人韻味。
對比起前述版本,特里福諾夫與尼澤-塞岡屬偏於內向型的音樂家,手法不那麼直接,他們寧願收斂起奔放璀璨的光彩,而注重表達較深層次的音樂情感,兩版本一追求刺激,一在意深刻,風格雖然不一樣,卻同樣值得推薦。
近日一則報道顯示去年古典樂壇十大上演最多的協奏曲作品,排首兩位的正是拉赫曼尼諾夫的第三及第二鋼琴協奏曲;同一報道也揭曉最受樂迷愛戴的頭十位鋼琴家,特里福諾夫及王羽佳分別據於第二及四位,可見兩位人氣正盛,前途一片光明,而拉氏音樂去年的受歡迎程度亦可謂一時無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