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德書室與大菴古窰  圖文/平川

 提到香港大埔林村,想大家一定立即會聯想到林村的許願樹,而今次遠足的目的地,正正就是有許願樹的林村。林村是香港新界大埔區林村谷的一個地方,全名林村鄉,早在南宋時期(即1287年)開始,就已經有人居住,現在那裡共有26條鄉村,雖然名為林村,但村民並非全為林姓人,也不是姓林的人數佔最多。700多年前立村的鍾屋村,村民就是姓鍾的。林村中姓氏最多的人是鍾姓和林姓,其他包括的姓氏還有張姓、黃姓和陳姓等,所以在村內可以看到上述各氏的祠堂。

 由於許願樹大家都已經耳熟能詳,所以今次我與友人便走訪一些林村的其他景點。我們沿大埔的大菴山路轉入大菴路,在停車場背後的右手邊,我們只走了一小段路便找到了六德書室。它是一幢兩層高的房子,外牆被蔓生的植物糾纏著,由於是久經荒廢,所以已經殘破不堪。六德書室是採用早年嶺南的建築風格,但卻滲入了歐陸的設計味道,屋前有一個庭院,不過現在已經是雜草叢生了。房屋雖然是兩層的西式建築,但卻是金字頂的青磚屋,底層有遊廊,上層是平頂的陽台,遊廊與陽台均用方柱支撐,陽台上方用四柱和雲形設計的女兒牆作裝飾,矮牆中間的山牆書有書室的名稱,而在名字的上方有個太陽的標誌。由於門窗均被封閉,所以我們無法入內參觀,只能在它的四周遊走拍照。根據網上資料稱,底層有四間教室,上層有兩間教室,不過現時建築內的隔牆已經被拆除。

 這幢座落在大埔林村鄉大菴村的六德書室,是大菴村張仕宏於十九世紀末所建,是用以紀念一名立村的祖先張六德而建的,至今已有百多年的歷史。據村內張氏宗祠重修碑誌記載,張氏祖先在明末清初(1647年)從廣東五華搬到大帽山,落戶在大埔林村大菴村,並在此建基立業,所以大菴村是張姓客家村。當年興建六德書室,是為了應對林村鄉的教學需要,原先書室的上層是教室,底層是廚房及宿舍,用以供遠道而來的師生留宿的。戰前書室是大菴村及附近村落的最大的學校,它聘用縣城的老師來授課,除了教授中國文化之外,也為學生提供地理和數學等現代科目的,所以當年吸引了遠至大埔、大尾篤村的有錢子弟到來求學,及至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該處多間村校合併成為林村公立學校,而六德書室遂變成了盟村的支校。到了1950年,林村公立學校新校舍落成,六室書室因學生人數驟降,曾一度關閉。到了70年代,它又曾改辦了幾年幼稚園,後來書室便正式關閉,並從此荒廢了。有百多年歷史的六德書室,由於從未進行大型的修繕,故此顯得十分破舊,村民都很希望可以把它重修,使之回復昔日光輝。

 那天我們看到六德書室的旁邊,有一間名為育賢書室的村屋,據說那裡之前曾用作書室以及大菴村村民的會議室,但現在已經是一間普通的民居了。遊罷,我們循原路走回停車場的後方,然後向左邊的方向走,經過幾間石屋,經過一段石屎路,便走進叢林小徑,大概行了十分鐘,在經過四間荒廢的古宅後,再往前行,便到達了此行的下一個景點,大菴古窰了。

 位於大埔林村鄉大菴村的灰窰遺址,是一座已逾150年歷史的瓦窰,是香港多個灰窰的遺址之一。瓦窰的面積並不大,保存也不完整,這是因為未有得到適當的保育與修復之故。據村內張氏宗祠的碑誌所載,其祖輩在馬來西亞發迹,回鄉後買田買地建大屋,由於建造新屋的屋頂需要用大量的瓦片,所以在1860年代,張氏的祖輩便斥資自建瓦窰來燒製瓦片自用,也兼生產青磚,當成品有剩餘的時候,除了分給村民,也會分賣到附近的村落。張氏興建的瓦頂房屋,為防漏水,當每隔數年便要更換瓦片,所以瓦窰一直運作了數十年,直到後來張氏的後人陸續搬往大埔居住,村內那四間張氏大宅便人去樓空,自然亦不再需要磚瓦來修葺了,於是瓦窰便正式停產了,時間大概是在1910年間,之後它便成為村內的儲物所,主要是用來放置肥料及農具。

 那天我們在經過那四間已逾百年的張氏古宅之後,進入了一條黃泥路,而古窰的入口就在黃泥路的盡頭。瓦窰由於日久失修,它的前面已經出現了一個很大的缺口,於是我們輕易地便走進了窰裡。我們發現在入口處及窰底都有大量的黃土堆積,估計是在大雨的時候泥水湧進窰內所造成的,而窰底的黃土都有一定的厚度,相信是日積月累所造成;圓形的窰身有好幾個小洞,應該是當年操作時用作放入燃料的位置;圓拱形的窰頂有一個較大的圓孔口,據說是用作通風冷卻的。我們在窰身又發現了一個較大的孔洞,用電筒照進去,發現是另一個較細小的瓦窰,底部同樣是堆積了厚厚的黃土。在瓦窰的後方有一條小山路,可以直達瓦窰的頂部,從圓孔口的位置俯瞰窰內的狀況。

 據網上資料稱,大菴村的瓦窰由於荒廢多年,入口的位置早就給附近蔓生的草叢所掩蓋,又因為那裡是荒郊野外,平日人煙罕至,除了村民之外,一般人都不易發現瓦窰的位置,但近年因為疫情的緣故,使得市民未能外遊散心,人們為著紓緩因疫情帶來的壓迫感,所以便到區內四處尋幽探秘。疫情期間有行山者把掩蓋窰口的茂密草叢清除,並廣泛在網上宣稱發現了這個新景點,於是這便為古窰引來了不少訪客。為此,村民很擔憂業已破舊的瓦窰,會遭到破壞,而且亦因為遊人絡繹於途,會破壞周邊的環境,所以他們計劃在古窰的入口處豎立告示牌,除了簡介瓦窰的歷史,也呼籲遊人保護歷史文物和愛護環境。不過那天我們到達現場,仍未發現相關的行動,看來計劃是仍在籌備中吧。

 下集將繼續帶大家遊覽林村的名勝古蹟,敬請大家留意。◇

 (大埔林村深度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