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廂記》詩情畫意般真愛的曲徑通幽令人陶醉,流傳彌遠,傾倒了無以計數的讀者。然被朝野衛道士視為傷風敗俗的淫詞艷曲,嚴厲禁絕。不料僅是一廂情願,禁而難止。
元、明、清三代,《西廂記》均被列作禁書。儘管橫遭禁毀,然阻擋不了大眾對它的喜愛,模仿、修改之作不斷出現,如元人鄭光祖的《芻梅香》、明人陸采的《南西廂》、李日華的《南調西廂記》等等。體例、曲子、文字上稍有差別,只為規避禁令而已,主題、故事情節以及鶯鶯、張生、紅娘、老夫人等主角的性格特徵並無差別。據《中國戲曲發展史》,只明朝萬曆年間的版本不下數十種,清朝更多達百種左右,不但禁而難止,且是越禁越多!
再拿情愛為主題的戲劇小說而言,多有受《西廂記》影響的。如《牡丹亭》裏的杜麗娘與柳夢梅的幽會,就是仿照了《西廂記》中崔張的「前以密約偷期,後皆得成秦晉」。又直到近代,稱為國劇的京戲及各地方劇種,幾乎都以《西廂記》為保留節目,內中的「驚艷」、「酬韻」、「拷紅」等,還成了傳統折子戲。以《西廂記》為題材的繪畫、剪紙等藝術作品,亦是不計其數。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據明人李開先的《詞謔》載,針對《西廂記》被以「淫詞」封殺,有人改名為《崔氏春秋》以避查禁。一時間四處流傳,以致百姓不知有儒家經典《呂氏春秋》,而只知《崔氏春秋》。有太學生自京都回鄉過年,見書舖標帖有「崔氏春秋」,笑曰:吾只知呂氏春秋,乃崔氏亦有春秋乎?立即買了一冊,至家讀之,始知為崔氏鶯鶯事!
清朝乾隆年間,《西廂記》被查禁正嚴,文學家曹雪芹憤然反擊,為防遭迫害,巧妙地把《西廂記》禁而難止寫進了《紅樓夢》:寶玉看西廂時,黛玉問看的甚麼書?寶玉見問,慌的藏之不迭,便說道:「不過《中庸》、《大學》。」黛玉道:「你又在我跟前弄鬼,趁早兒給我瞧瞧。」寶玉道:「妹妹,若論你,我是不怕的,你看了,好歹別告訴別人。真正這是好文章,你看了連飯也不想吃呢。」黛玉接書來瞧,從頭看去,越看越愛,不頓飯時,將十六出俱已看完。但覺詞句驚人,余香滿口。雖看完了,但只管出神,心內還默默記誦。當寶玉借張生的話挑逗時,黛玉怒嗔道:「你這個該死的胡說,好好的把這淫詞艷曲弄出來,我告訴舅舅、舅媽去。」
從這段描寫可知,官府禁西廂,賈府大家庭裏也在禁,寶玉、黛玉雖也知道是禁書,但就是要看,明着看不行,就偷着看。
曹雪芹還借寶釵的嘴,再次公開了這個秘密:「以前我們家也是藏書的,像這些西廂、琵琶等,我們也都是偷偷看的,當日家裏姊妹兄弟多,他們偷背着我們看,我們也偷背着他們看。後來大人知道了,打的打,燒的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