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署去年巡查食品生產經營場所七千間次 辦七場講座培訓外賣配送員

 【特訊】市政管理委員會代主席羅志堅就立法會馬耀鋒議員所提書面質詢答覆如下:

 「第三0/二0二一號行政法規《外賣食品活動場所的登記制度》自二0二一年十一月十五日起生效,截至二0二二年十一月三十日,已完成登記且營運中的外賣食品活動場所共三千三百三十四間。市政署嚴格執行監管工作,對場所提出的登記申請作出實地核查,確保營運條件符合登記的要求,並協助業界履行自身責任。《登記制度》生效以來,僅發現三間外賣場所在未獲發登記證明下對外營運,已開立卷宗跟進。

 本年度,市政署對包括外賣店在內的全澳食品生產經營場所開展巡查超過七千間次。巡查過程中,除協助場所完善配置及設施設備,亦會依據場所經營的食品種類,提供適切的衛生指引及建議。針對經營生冷海鮮、壽司刺身、非瓶裝飲料等高風險食品場所,市政署一方面持續開展專項調查研究,同時於恆常食品抽檢計劃中擴大對高風險食品的抽檢比例,並製作「壽司和刺身專賣店或同類場所的一般衛生指引」、「運送食品的衛生指引」等。如發現場所的營運條件不理想,監察人員將按具體情況向場所人士作出教育和要求糾正,及後會對場所進行複查,倘複查時場所仍未作出改善且可能涉及行政違法行為,將依法開立實況筆錄或控訴書。

 就外賣配送人員的基本情況,統計暨普查局的就業調查資料顯示,二0二二年第二季和第三季就業人口中,透過第三方平台提供配送服務(包括外賣及超市商品配送等)的電單車配送員分別有一千三百人和二千人。統計暨普查局表示,就業調查收集的行業及職業資料是按受訪者的主要工作分類,因此上述數據不包括有其他主要工作且兼職擔任電單車配送員的人士。關於外賣配送員的職安健培訓,勞工事務局於二0二二年為有關從業人員舉辦了七場職安健講座,合共八百一十六人次參與。

 關於食品安全培訓方面,勞工事務局表示,二0二二年一至十一月,共舉辦三十三期與食品安全有關的課程,合共培訓六百三十人次。同時,市政署恆常為餐飲食品配送員及電單車配送員舉辦食安講座,便利外賣平台及餐廳食肆組織現職及新入職的配送員參與,本年度共舉辦七場「外賣配送服務食安講座」,逾三百名外賣配送代表出席。市政署亦編製了一系列衛生指引及指南,敦促業界履行經營責任及保障食安衛生。此外,市政署持續與網絡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進行溝通,並與外賣平台業界建立恆常溝通機制,以便為業界提供適切協助。」

 馬耀鋒提出以下質詢:

 一、因應外賣店場所整體數量的持續增加,請問監管當局在過去一年內,對於外賣店監管巡察的工作情況?場所的設施設備和配置是否符合當局要求?未來又會否因應相關場所製作的食品類型提出具針對性的規範和要求?

 二、外賣配送員作為典型的「零工」工種,在目前經濟環境較差的情況下,新入行配送員數量及流轉速度較高。為此,請問有關部門是否掌握現職配送員的具體數量和資料?曾接受上述的培訓並繼續投身於外送行業的人員數量,是否足以起到提升整體業界服務規範和安全標準的水平,並滿足當局的預設要求?

 三、此外,食品會因應存放環境而有所影響,而對於溫度變化較為敏感的食物,例如魚生、生蠔等新鮮食品,當局又能否對業界採用的運輸工具作出強制性的要求?未來又是否會更多針對配送業界的裝備進行巡查,以確保相關配置能夠滿足當局的指引和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