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潛行凶間》(Inception)把人的潛意識狀態,十分仔細地視覺化呈現,該片亦解釋了潛意識的複雜性,就像冰山一樣,在個體的表象下,其實潛藏著非常深層而廣闊的世界,因為內在的生命是無限的,在那裡連繫到我們所謂的靈魂,所以人之所以獨特,就是因為我們每個人的靈魂是獨一無二的。但同時,如果精神狀態出現了問題,除了在意識層面解決,深入潛意識部分,探索最深層的思想與恐懼,有助我們更徹底地了解自我,這也是心理動力學派所提倡的方法,運用潛意識的力量,來重整自己;西方心理學所論述的個體潛意識,在佛教唯識學中,有類似的論述,而潛意識則與阿賴耶識有著共通點,兩個概念都說,那個神秘地方就像保險箱一樣,儲藏了龐大的資訊,包括個人的記憶、恐懼、渴望、習性等等。
在《潛行凶間》中,男主角柯布(里安納度狄卡比奧飾演)靠著獨有技術,潛入別人的夢境,以偷盜機密資料作謀財的行當,把催眠和潛意識運作,描繪成一種危險的、禁忌的東西,然而,現實世界裡,催眠其實是一種非常普遍的心理技術,廣受輔導員、治療師所應用。人類潛意識就像一蘊藏強大力量的寶庫,而催眠是開啟這寶庫的鑰匙。催眠可以直接運用於日常生活中,根據研究顯示,它有助提升信念,改善固有的行為模式。
從心理學角度來說,催眠是一種透過引導方式,讓人進入一種「出神」的狀態,而這種出神,其實是意識轉移(AlteredState)的過程,即是由意識主導,轉到潛意識主導。根據研究顯示,催眠活動是可以測量的,當一個人進入催眠狀態,即是進入較深層的腦電波活動。
在日常生活狀態下,一般人都會處於Beta波層次,這是意識層面活躍的階段,對外在視覺、嗅覺、聽覺、觸覺、皮膚感覺都較為敏銳,但當人遇到危險或突發事件,意識緊張起來時,便會進入Gamma波,是大腦提高警覺時的狀態;相反,當人在放鬆或沉靜的狀態下,會進入Alpha波,這是介於意識層面與潛意識之間的腦波,身體開始放鬆,意識也開始轉到潛意識狀態;若進深一點,到了淺睡狀態,此時大腦便會進入Theta波,在此潛意識會開始活躍,接受指令,主動反應減少,同時會產生幻想和幻象,可以界定為中度催眠狀態;而要進入深度催眠狀態,便要走入Delta波的狀態,這是深沉潛意識的腦波,注意力完全集中,由潛意識主導,可以提取過去深藏的,或遺忘的記憶。
催眠其實是非常科學的技巧,只是一直被影視媒體渲染上一層神秘詭異的面紗,但催眠手法廣為心理治療師所應用,安全而且湊效。現代催眠之父、心理學家米爾頓.艾力森說:「正確的學習和運用催眠,能開啟、利用和擴大每個人自身豐富的內在資源,使其有意想不到的正面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