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通社十二月二十八日電】(香港中通社記者 李明珠)近年,香港特區提出力爭二0五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目標,建造業是實現目標的關鍵行業。作為行業「領頭羊」,由中國建築工程(香港)有限公司(中建香港)承建的有機資源回收中心第二期(O.PARK2),在施工期間實踐低碳施工技術。這是香港最前沿的低碳建築項目,也是全國首個施工期就達到碳中和的項目。
O.PARK2項目是一項以設計、建造、運營一體化為模式的代表性綠色工程,繼位於小蠔灣的有機資源回收中心第一期於二0一八年投入運作後,選址北區沙嶺、約二點五公頃的O.PARK2已經於二0一九年開工,預計將於二0二四年建成並投入使用。落成後將會成為香港廚餘處理量最大的有機資源回收中心,利用厭氧消化技術將廚餘轉化為可再生能源。
綠色發展一直以來都是中建重要方針之一,本次中建香港特意為O.PARK2制定了碳中和路線圖,採用環保的建造方式,減少工程對環境的負面影響。
中國建築工程(香港)有限公司高級地盤經理師達日前向媒體介紹,在制定方案時並無例子可以參考,團隊只能從零開始,制定減碳措施也是一項挑戰。
不過,在團隊的設計下,最終O.PARK2被打造成具有多項特色的綠色項目。
首先,O.PARK2地盤辦公室以時下流行的「組裝合成」法建造,地盤辦公室工程中百分之七十的建造工序均在?地工廠完成,組件運抵香港後,只需進行簡單安裝拼接工作,縮短工期的同時也可減少施工污染。
為更有效提升管理效率,中建香港開發了C-SMART智慧工地管理平台,利用平台進行人員、物資材料、施工環境和能耗管理等。為實現碳核查過程電子化,團隊還自主研發碳中和雲平台,減少收集碳排放數據的難度,提高數據準確度,實現碳核算自動化。
在物料選用方面,中建香港著重使用低碳建材,O.PARK2是全香港第一個應用了基於CCUS技術的固碳磚的項目。固碳磚可有效吸收並封存固定部份二氧化碳,相比傳統磚具有強度高等一系列優點,有潛力成為建造業建材新選擇。此外,項目還使用了含百分之一百循環成分的鋼筋、含百分之六十高爐礦渣粉的低碳混凝土以及太陽能光伏玻璃等,實現可持續發展。
值得注意的是,現有的工程大多由營運期起才開始計算減排量,但O.PARK2在施工期便開始計算減排量,截至今年六月底,O.PARK2碳排放總量為二點四萬噸,實現減碳四千二百四十噸,超過碳中和承諾書預計減碳量。
中國建築工程(香港)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孔祥兆表示,儘管項目受到新冠疫情影響,但整體工期並無延遲,有信心可以如期竣工。他亦表示,中建香港將繼續推動地盤施工,希望建築業可走低碳路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