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農業科技助力吉林秋收  石洪宇

 東北黑土地來到秋收時刻。在吉林省永吉縣九月豐家庭農場種植基地,4000畝稻田不時泛起金色波浪。

 此時的肖建波卻正悠閑地在自家院子裡,用手機查看著秋收的進度。實時顯示運動軌跡的收割機在遠處疾馳,它們只需工作6小時便可完成此前近百人3天的工作量。

 這是近年來東北黑土地上出現的新景象。而這一切緣於「智慧農業」的加持。

 「雲端數據表明,農場今年可增產3%左右,利潤提升10%。」務農30多年的肖建波喜滋滋地說,這是一個豐收的好年景。

 這家農場的「數據流」正是吉林省智慧農業中的一部分。地處世界三大黑土區之一的吉林省去年糧食生產突破800億斤,正向千億斤糧的目標邁進。「藏糧於技」成為實現目標的重要手段之一,由此,5G通訊、遙感、無人駕駛等技術開始在農業生產中廣泛應用。

 從在黑土地上播下第一粒種子起,來自田間的監控設備、懸在半空的無人機、太空中的遙感衛星帶來的數據,便成為農民的「火眼金睛」,幫助他們了解作物長勢、預警病蟲害、精準防控減災、品控溯源。

 業內人士認為,數據正成為繼日照、化肥、種子之外的重要農業要素。

 張書豪是吉林省一家可視農業科技公司的負責人,肖建波正是該公司的首個客戶。「現在數字化、智慧化農業越來越受到種糧大戶的青睞。」張書豪介紹,該公司客戶遍佈吉林省,涉及1家數字農場、157家可視基地及3個現代農業產業園。

 張書豪介紹,公司已在田間建設了1500個農業感知數據採集基站,採集數據信息突破2億條,涵蓋600多種農產品,監測耕地面積達45萬多畝。這裡的數據顯示,客戶們的盈利水平均在提升。

 張書豪還向記者展示了新式監控設備,其可提供一塊地的「小氣候」數據,能感知土地肥力狀況。來自新加坡、泰國的農產品加工企業,目前已使用了該公司的全套解決方案。

 記者注意到,智慧農業也正在重塑村莊。依託「黑科技」,規模各異的種植戶得以聯合起來共同提升作業效率。

 在永吉縣萬昌鎮吳家村的禾榖豐水稻合作社,每年流轉的4800畝水田均已實現智能化生產。無人駕駛拖拉機、無人植保機等設備廣泛應用,耕作效率大幅提高。合作社理事長王偉說,春耕時當地遭遇低溫和疫情影響,但有了「黑科技」搶出了農時,作業時間減少一半。

 最近幾天,在永吉縣萬昌鎮、一拉溪鎮的黑土地上,數十台無人收割機正根據衛星導航設定的軌跡前進,按照計劃,各類智能化設備將開足馬力工作至10月上旬。◇(中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