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訊】截至二十七日,本澳已連續四天社會面「零感染」,今波疫情終於進入「掃尾」階段,為恢復社會正常生活生產活動奠定基礎。當局表示若本澳能保持社會面零個案,周末全民核檢也沒有發現新個案,將循序漸進放寬防疫措施,包括放寬餐飲堂食,但有附帶條件,可能要求出示四十八小時核酸採樣證明。
近一個月來禁堂食,許多小型食肆已到存亡邊緣!工商金融界三位議員崔世平、葉兆佳和王世民深入了解餐飲業界情況,廣泛聽取業界的不同訴求,餐飲業界表示歡迎當局逐步開放堂食,「穩定期」從嚴防疫措施可以理解,但須出示四十八小時核檢才能進飲食場所,因眾多本地小型食肆人手十分緊張,還要指派專人在門口檢查顧客核酸,執行上存在困難。而且,擔心四十八小時的頻率,可能窒礙居民出外消費意慾。
三位議員冀特區政府有關部門加強關注,綜合考慮業界面臨的困難,及時調整餐飲堂食限制要求,並能在「加碼」的百億援助中精準扶持餐飲業界,救行業中小微企於「水火之中」,綜合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是「穩定期」內開放堂食,建議當局考慮延長核檢時間至七日,或直接使用每日快速抗原檢測取代。如一定要四十八小時核檢,建議手續盡量簡化,核檢站點盡量多,且費用全免。
二是在「加碼」的百億援助中精準扶持餐飲業界,包括按照M1場所登記數量來計算援助金額而不是納稅人;再推一次商戶水電費補貼;按企業僱員人數提供補助;再推新一期的消費卡;按食肆的座位數提供一次性補貼,如每個座位補貼五十或一百元,以天計算。
三是建議當局審視外地僱員審批。疫下食肆經營慘淡,外僱職位又削減,無法維持正常運作可能導致店舖結業;另外,建議外僱可自動續期,以支持餐廳保住業務。
四是監管外賣平台收費,現時的外賣平台收費佣金高,中小微企已盡力營業保就業,但經營壓力沉重,希望政府保衛健康營業環境。
五是促請政府全力研判各種可能性,及早制訂疫情預案,當未來再出現疫情時,讓社會及早知道如何應對,有利於穩定社會信心。
六是研討債務重組方案給企業主,以解決利息及本金歸還問題。
七是援助措施僅屬「吊鹽水」,長遠始終需要「活水」灌注生氣。建議本澳加強與中央溝通,待疫情穩定時放寬通關措施,讓內地旅客可以來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