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旅遊業的博彩元素相應抑控情況下,應考慮充實文化旅遊元素,建議發掘、整合澳門獨有的中西文化碰撞、融合、輻射,以及對中國近現代史影響的歷史人文資料,推出彰顯「澳門獨特魅力」的旅遊產品或線路,助力澳門旅遊業服務於『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發展定位。
澳門獨特的歷史人文背景,在過去的十幾二十多年來,配合實施澳門特區政府博彩旅遊業為主導的整體經濟發展策略方面發揮了應有的積極作用。在澳門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在中央政府的關心支持下,澳門創造了二0一八年人均GDP全球第二、二0一九年蒞澳旅客總量三千九百四十萬人次的歷史最佳成績和記錄。然突如其來的新冠病毒疫情,影響了全球民生,挫擊了世界經濟,衝擊了各地旅遊業,尤其令地小資源匱乏的澳門,遭受了產業結構單一弊端所帶來的近乎摧毀性的打擊。目前,失業率已接近百分之五,開工不足或放無薪假情況更是相當普遍。僅的士行業,目前日營業額不足一百元的士比比皆是。各行各業,慘淡經營,倒閉、歇業的工商企業隨處可見……
先天不足制約澳門社會經濟發展
澳門地小資源乏,澳門現土地面積約三十多平方公里,還是經過多年來不斷填海造地而獲擴展的。土地資源嚴重不足,局限了澳門產業結構的單一化格局,也就是澳門主權回歸前的旅遊博彩業為主、回歸後的博彩旅遊業為主導的多元經濟協調發展的方向。土地資源缺乏等先天不足的弊端,始終是「多元發展」的桎梏,制約著澳門經濟多元的突破衝力,即離不開旅遊業,說得更具體、更深入些,就是必須吸引旅客來澳門旅遊消費。然疫情肆虐及通關管控措施等挫低了旅遊慾望。剛剛過去的「五‧一」黃金周,日均蒞澳旅客量約三萬人次,雖然比同程度的通關核檢時效管控的平時多,但也只是二0一八、二0一九年同期的二成已。顯然表明,澳門的旅遊魅力有限或減低了。
發掘獨特資源增進澳門旅遊魅力
澳門旅遊業工商聯會理事長凌世威表示,澳門博彩旅遊業的重要元素是「博彩」、「旅遊」。「博彩」元素在全球經濟嚴重受挫、內地相關政策調整下,不可能再呈現過往的「輝煌成績」了。而「旅遊」元素,則還有待發掘的巨大潛力。換言之,澳門應發掘約五百年的中西文化碰撞、交流、融合、輻射的歷史人文,整合為吸引不同類型旅客的旅遊產品、景觀、線路。例如:一﹑澳門是歷史上第一部中文《聖經》誕生及輻射至內地的發源地,翻譯者是馬禮遜,馬禮遜去世後亦長眠澳門。馬禮遜及相關的歷史人文,應為內地基督教徒感興趣,甚至還可以將澳門視為相關歷史研究、學術交流的載體;其二﹑英國著名二戰領袖丘吉爾的曾祖父不幸於航海途中病逝,安葬於澳門白鴿巢附近的基督教墳場。相關的航海史、人文資訊,應該會引起不少英倫旅客的興趣;其三﹑韓國第一位傳教士金神父,受教並畢業於澳門……
整合各種人文資源推出文旅產品
澳門是中華領土範疇內的第一個中西文化碰撞地,相關的碰撞、交流、融合、輻射的歷史,對相關的宗教傳播、國際關係、人文交融、理念交流等發揮了應有的作用,也產生了相應的歷史意義、現實意義以及深遠的政治意義。建議澳門特區政府與民間合作,發掘、整合不同範疇的歷史人文資料,尤其是結合中華涉外近現史有相關意義的內容,推出系列性的旅遊產品或線路。
建議考慮若干不同主題或內涵:馬禮遜與澳門、丘吉爾先人足跡、韓國金神父就學學院、黃河大合唱作曲者冼星海與故鄉澳門、北伐名將葉挺與澳門、歷史上首個中美條約……
例如:「尋找近代第一個《中美條約》締約處及相關歷史」,研究、整合的旅遊、參觀的硬件及線路可以包括「舊關閘──蓮峰廟──望廈砲台──觀音堂……」。可以著重介紹觀音堂花園中《中美望廈條約》締約石桌。上述相關景觀的歷史時間表包括:舊關閘興建於一八四九年,望廈砲台興建於一八六六年,《中美望廈條約》一八四四年七月三日在澳門望廈村締約,虎門銷煙發生一八三九年六月三日(起共二十三天),林則徐於一八三九年三月透過有關渠道知會澳門葡治政府必須禁煙,林則徐還關心、支持當時被迫由廣東遷往澳門的《新聞紙》報章的運作,該報章於一八三九年至一八四0年初澳門運作了一年多……上述歷史的點點滴滴顯示,從一八三九年到一八四九年的十年間,澳門發生了的不少重要大事,倘能進一步發掘並形成時光隧道式的故事,應該會吸引一定數量的遊客吧?!
善用優勢助力澳門建構三大目標
中西文化碰撞、交流、融合五百年的歷史,造就了澳門「世界旅遊休閒中心」、「中國與葡語國家經貿服務平台」、「中華文化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交流合作基地」的「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定位的歷史人文優勢,澳門政府和民間應該把握及善用相關的歷史人文優勢,發掘、整合出各種具有探索、研究、尋蹤、紀念價值的遊覽路線,輔設相應的碑誌等相關硬件,以增添澳門的旅遊城市魅力,填補「博彩」元素減退的漏失,以期疫後推動澳門旅遊業經濟盡快復甦。◇
圖文:本報記者蕭德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