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江門二月二十八日電】(作者李曉春 郭軍)「今日有大量靚石蟹,特大的公石蟹每隻都在三百克以上,售一百二十元(人民幣)一公斤,母石蟹現在肥美多膏,售八十元一公斤,隔水蒸或姜蔥炒都一流!識貨的顧客一看到個大、肥美的石蟹就走不動了,剛有一個顧客自己就選購了近五公斤。」近日,廣東台山市台城街道一經營海鮮生意的老闆曾先生透露,石蟹雖比其他海蟹的經濟價值低,但牠除了能獨自成菜之外,還常被作為提鮮食材用於烹飪各種美食。
據介紹,石蟹,又稱石頭蟹,是台山海域較為常見的蟹類之一,喜歡棲息在岩石或沙礫底質的海域,捕食或逃脫時反應非常迅速。蟹螯粗大有力,蟹螯尖及內邊緣呈黑色,殼及爪按生長進程分別呈黃、綠、褐、藍、紫、紅等多種顏色,甲殼邊緣有明顯鋸齒,腹部光滑且多呈粉白或米白色。石蟹個頭越大,殼表顏色層次感越明顯,其中個頭大的公蟹顏色最為豐富,殼硬且易碎,肉質細膩、白嫩、鮮甜。
初春的台山,海鮮市場的海鮮品種不算多,但近期石蟹上市的量比平時明顯增多,台城街道富城市場銷售石蟹的海鮮檔已有六七家。「別看這些石蟹仔個頭不大,但肉質鮮嫩,殼薄且每隻都是鮮活的,個頭偏大的一公斤都要賣七十元以上,今天這些『益街坊』特惠價賣四十元一公斤。」二月二十七日的早市上,台城街道富城市場一海鮮檔的老闆娘招攬顧客時介紹,「石蟹仔很容易處理,輕輕揭開蟹殼後,摘除鰓部和腹部的『臍蓋』,敲裂蟹鉗即可。買回去煮粥、粉、面都可以,煮鹹湯圓特鮮甜,姜蔥炒會入味些,或直接原隻隔水蒸熟,有時間可慢慢掰著吃」。
「除了原隻蒸石蟹、薑蔥炒石蟹、石蟹蒸水蛋之外,我們師傅還嘗試借鑒瓦煲仔沙薑焗雞的做法,在烹飪後期放入處理好的石蟹,一起焗熟後,成品比較有特色,吃起來有雞肉自身的口感,還多了一層蟹的鮮甜味。」廣海鎮一餐廳的負責人介紹,雞的品質是保證菜式出品的基礎,除了常見的白切雞、豉油雞、鹽焗雞之外,台山人還會對搭配其他食材烹製出特色的田螺燜雞、山坑螺燜雞、沙白貝燜雞等情有獨鍾。
在台山,用海鮮烹煮的鹹湯圓,口感豐富且非常鮮美。它不僅是沿海居民冬至前後烹煮的應節美食,更是當地四季常見於早餐、宵夜及飯市的地道美味。市民平日會選購些食材烹之犒勞自己和家人。「想吃鹹湯圓時,就直接去市場買些生蠔、海蝦、泥蟲、石蟹等回家烹煮,可用水蟹(台山青蟹的一種)替代石蟹,兩者都有提鮮的作用。」在廣州從事專業技術服務業的「九十後」台山人伍先生說,每次回台山都想吃一頓海鮮鹹湯圓,料多、味鮮、湯甜是他對家鄉海鮮鹹湯圓的舌尖記憶。
「經台山的朋友介紹,我們這次到上川島入住一家民宿,房間新淨整潔,舒適度極棒!房東很熱情,入住當晚就給我們弄了一桌海鮮,有白灼海蝦、海螺、瀨尿蝦等,還蒸了一大盤小海魚,最令人驚訝的是那盤薑蔥炒石蟹,那石蟹肉質嫩滑,房東介紹說牠屬於好吃、不貴、性價比較高的蟹類之一。」近日,廣州遊客柯女士抵達川島後在微信朋友圈如此描述。
如今,隨著台山全域旅遊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沿海居民開發和經營特色民宿,吸引眾多外地遊客前去體驗,像姜蔥炒石蟹等漁家風味的菜式深得遊客好評。台山特色民宿業的逐漸興起,使得遊客體驗「深度遊」有更多的選擇空間,以往多數藏於百姓家的地道美食、特色糕點、傳統小吃,如今不斷呈現到遊客的餐桌,舌尖上的體驗更容易加深眾人對台山宜居、宜遊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