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際上重要的消息有很多,其中一個除了新冠疫情之外,相信就是烏克蘭的危機了,因為俄國集結了十多萬的大軍在其邊境進行所謂演戲,其實戰事很可能是一觸即發。
烏克蘭是一個小國,有一段時間屬於前蘇聯的一份子,國內的資源十分豐富,被稱為前蘇聯的糧倉,分離出來之後,經濟發展也是自給自足,具有潛力,受到國際廣泛的關注。
烏克蘭除了自然資源十分豐富之外,其音樂也是十分精彩而富有自己的地方特色,柴可夫斯基也特別為他們寫了一部交響曲,編號是第二號交響曲,作品脫稿在一八七二年,至今是剛好一百五十年了,柴可夫斯基的音樂講究內涵和完美,完成後也常進行修改,這部作品也是一樣,前後經過共六年之久的修訂,所以被稱作《烏克蘭交響曲》,或是《小俄羅斯交響曲》。
柴可夫斯基在這部交響曲引用了多首的烏克蘭民歌,如第一樂章中的《沿伏爾加河而下》與及第三樂章的《白鶴》等等,其中伏爾加河是俄國重要的河流,它流經烏克蘭的地區,帶來了極為豐富的資源,可說是他們的母親河流,有關伏爾加河歌曲又很多,除了上述的那一首之外,最為我們熟悉的,當是那首《伏爾加河船夫曲》了,歌曲深刻地描述了那時的俄國低下階層,在沙王統治時期過的生活,那是甚為辛苦的,可以想像得到,在冰天雪地之下,船夫們幹著極為粗重的勞役,是很不容易的,這首歌曲最著名的地方,就是那船夫的號子,它能提升人們的精神力量,可以互相鼓勵,協調節奏,以完成艱苦的工作勞動,加上音樂的旋律實在感人,具有人民喜歡的風格效果,得以廣泛流傳,至於那一首《白鶴》,又是另一種情調了,這種飛禽甚得烏克蘭人民的喜愛,牠是一種候鳥,在嚴寒的冬季要飛往南方的國家地區過冬天,到春夏時節又再飛回來,在烏克蘭的地區進行休養生息,繁殖後代,當地人民認為這飛鳥再回來的時候,整年都可以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所以極受人民的喜愛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