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蟬聯澳門立法會議員的高天賜稱,足球、曲棍球曾是澳門參賽國際體育比賽強項,希望澳門特區政府檢討、改革相關機制的弊端,著力培訓新一批健兒,爭取四年後新一屆全國運動會揚名立萬。
本身也是體育運動興趣者的高天賜表示,足球、曲棍球曾是澳門參加某些國際體育賽事的強項,澳門的相關代表隊還曾經獲得有關的獎項。但後來可能因各種相關的原因,導致相關的體育項目健兒後繼乏人,以致淡出相關的國際賽事。
他指出,澳門特別行政區成立以來,經濟發展快速、社會治安穩定、財政收入可觀、多元文化和諧,為文化體育事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利的條件和健康的氛圍。但每一項事業的發展,都離不開「天時、地利、人和」三大要素。澳門體育事業亦然,有人才或健兒好苗,需要有相應的良好培訓,良好培訓需要有相應的師資、環境、場所,還必須有相應的財政支持。總之,天時、地利、人和三大要素缺一不可。
他認為,第十四屆全運會剛剛結束,下一屆全運會四年後由粵、港、澳三地政府聯合主辦。澳門曾於二00五年舉辦過「第四屆東亞運動會」、二00七年舉辦過第二屆亞洲室內運動會,以及二00六年舉辦過第一屆葡語系運動會,擁有相關的經驗、相應的體育場館,可以擔當好第十五屆全運會的三個主辦單位角色之一,以及具體分擔某些賽事的承辦工作。為此,建議澳門特區政府在參賽項目方面結合歷史、人文、地緣優勢,著手進行相關項目參賽選手的培訓,希望未來三年多的努力,能培養出若干名可以摘取獎牌的選手(及團隊)。
他建議著力培訓選手的項目除強項的個人武術、空手道外,還應該考慮足球、曲棍球等等歷史強項。他解釋稱,足球、曲棍球是葡萄牙強項。如今,有一百多名葡萄牙足球教練受中國內地聘請從事青少年選手培訓、教練工作。澳門與葡萄牙歷史人文關係密切,可以聘請相關的教練來澳任教,亦可考慮每年選派一批青少年選手赴葡受訓及就學葡語等課程,若干年後將其中最優秀者組建為參賽隊,相信會在國際賽事場合為澳門爭光有或獲取相應成績。
高天賜同時建議特區政府理順擬參賽項目所關連的政府資源、場館設施的合理分配及安排問題,力爭未來三年多時間內能培養出若干名有希望摘取獎牌的優秀選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