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訊】經濟及科技發展局就立法會何潤生議員所提書面質詢回覆如下:
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對澳門經濟帶來的影響,特區政府已推出多項提振經濟和支援中小企業的措施,並致力提升企業的綜合營運能力。
例如:受疫情影響而有財務需要的中小金業可透過「中小企業援助計劃」,提出申請上限六十萬元(澳門元,下同)的免息援助貸款,最長還款期為八年。連同去年推出的「中小企業銀行貸款利息補貼計劃」,有關措施自二0二0年至本年八月卅一日期間,本局合共接收一萬二千二百五十一宗申請,為本澳中小企業注入約八十一點九億元的流動資金,適時減輕了中小企業的資金壓力。
而延長「調整各項援助計劃的還款」臨時措施允許正在償還「中小企業援助計劃」、「青年創業援助計劃」及「受『天鴿』風災影響的中小企業特別援助計劃」的受惠企業,可向本局申請將今年內的各期還款額下調至一千元,餘欠款項將在餘下的還款期內平均攤還。
此外,特區政府為實現保就業、穩經濟、顧民生目標,今年六月誰出了「電子消費優惠計劃」。截至八月卅一日,該計劃已向本澳消費市場注入約卅五億六千萬元,對本澳經濟產生積極正面影響,受惠商戶遍及澳門各區及不同行業。「電子消費優惠計劃」將於十二月底結束,本局已委託學術機構就計劃進行調研,未來會適時向社會公佈計劃數據及具體成效。
另一方面,本局自去年七月推行「特色店計劃」,計劃除協助特色店進駐內地著名消費平台外,亦委託生產力暨科技轉移中心為特色店提供針對性的培訓和輔導,協助企業運用科技手段,提升經營能力和服務水平。
同時,持續以線上線下的方式,加大對特色店的宣傳,尤其透過各種新媒體手段,協助商戶擴大客源及發展「體驗經濟」。「特色店計劃」推行至今,數據顯示特色店進駐平台後的曝光及點擊率均倍增,知名度及關注度顯著上升。不少旅客根據平台評價與相關資訊,專程到店消費,可見計劃有助把顧客從線上引流至線下實體店,有效地將互聯網流量轉化為實際消費客量,支持商戶經營。
本局亦持續協助中小企利用電商拓展業務,尤其是加強企業對直播電商帶貨等新業態的應用,推動本澳電子商貿的發展。支持企業、商會舉行直播活動,助力澳門企業透過優質主播進行「種草」及直播帶貨,讓澳門企業進一步體驗「新零售模式」,加快經濟復甦的步伐。
特區政府將繼續密切關注疫情變化及澳門經濟的最新發展情況,並持續優化本澳的營商環境,適時評估各項扶助措施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