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香港六月二十三日電】(中新社記者 張曉曦)「最高尚的愛、最偉大的愛,是愛國家。你愛這個國家,才能把最寶貴的東西獻給國家。」八十八歲高齡的中國工程院院士、神舟飛船首任總設計師戚發軔二十三日在香港理工大學發表演講時,滿含深情地談起自己對國家的熱愛。
作為訪港國家重大航天項目科學家團隊的重量級嘉賓,戚發軔當日以《中國航天與航天精神》為題,發表了長達約九十分鐘的演講。從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歷程,到中國航天精神的內涵,戚發軔都如數家珍。他更結合豐富的個人經歷,講述了深植於心中的家國情懷。
戚發軔介紹說,他於一九三三年出生於大連,那時的大連正處於日本殖民統治下,自己讀小學時會隨便被日本孩子欺負,還要被迫每天「向東京三鞠躬」、練習拼刺刀等,更有可能被奴化成「皇軍」,到戰場上和中國人打仗。所以,當他終於可以堂堂正正地做中國人時,就自發地愛上了自己的國家,不想再看到國家落後挨打。
「一個人如果沒有愛,是絕對不可能把最寶貴的東西奉獻出來。」戚發軔強調,要提倡和教育年輕一代愛國家、銘記歷史,要讓他們明白,是因為有了先輩的付出,才換來今天的幸福生活。愛國也並非高不可攀,只要每個人把自己的工作、事業做好,也是愛國的體現。
戚發軔表示,一九九九年國家提出「兩彈一星」精神,特別加入了「熱愛祖國」的表述,就是希望年輕的航天人可以真正理解愛國精神,為國家的航天發展作出貢獻。到了二00三年的「載人航天」精神,也希望航天人要特別能吃苦、能戰鬥、能攻關、能奉獻。
演講結束後,戚發軔還在香港理工大學校長滕錦光的主持下,回答了香港青年提出的問題。對於有青年希望了解中國航天未來的發展方向,戚發軔表示,中國正在努力建設成為世界科技強國,接下來,希望逐步實現讓中國航天員登陸月球、在火星拿取樣本及對小行星等進行考察。
對於香港學生是否有機會到國家的航天部門實習、工作,戚發軔表示,中國的航天事業需要各地的年輕人參與,真心實意地歡迎香港的年輕人參與到國家的航天事業中來,包括也可以在香港參與有關的項目。
戚發軔笑說,香港理工大學容啟亮教授的團隊,就有很多直接或間接參加到國家航天工作中的年輕人。隨著中國即將建成空間站,很多的機會都將對港人開放,歡迎港人的參與。
近兩個小時的活動中,現場多次響起熱烈掌聲。當戚發軔回答完問題結束演講時,全場聽眾更是報以長時間的熱烈鼓掌。
活動後,一位在香港理工大學就讀的學生在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說,聽了戚院士的演講,她感到十分振奮,「學習的動力更強了」。希望可以繼承中國老一輩航天人與科技工作者艱苦奮鬥的精神,為國家的發展添磚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