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訊】社會工作局局長韓衛於上月十三日就關於立法會施家倫議員的書面質詢作如下的回覆:
「特區政府非常重視無障礙環境的建設,透過『二0一六至二0二五年康復服務十年規劃』(下稱:十年規劃)落實了多項的政策和措施。
在無障礙環境建設工作方面,根據十年規劃的日程,社會工作局於二0一七年已聯同多個部門完成制定《澳門特區無障礙通用設計建築指引》(下稱《指引》)的工作。自二0一八年開始,特區政府各部門新建的公共工程及資助工程,均可根據《指引》所定的無障礙通用設計規範進行設計及建設,同時所有公共部門亦具備條件檢視與完善現存接待公眾的地方及設備,以符合無障礙通用設計的要求。
隨著《指引》的推出,特區政府持續為公職人員舉辦《澳門特區無障礙通用設計建築指引》及『認識及協助殘疾人士』的培訓,以優化部門的無障礙環境,更好地接待及支援殘疾人士。此外,考慮到用家的意見在無障礙建設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因此,特區政府亦為殘疾人士的社團及機構代表舉辦『無障礙檢測培訓』,協助他們加強對無障礙檢測的專業知識,以便以用家身份為部門或機構的無障礙環境的建設提供改善建議。
市政署自二0一六年起開展全澳『增設公共道路無障礙設施工程』,工程內容包括:在行人過路設施位置降低行人道、鋪設防滑導盲警示磚、將梯級改為符合要求的斜坡和加設扶手、維修及鋪平行人路面等,以方便殘障人士出行。目前,花地瑪堂區、花王堂區、望德堂區及風順堂區的上述優化工程已完成。市政署亦將持續開展相關工作,並對具條件的行人道適度擴闊,為市民創造優良的步行環境。
為配合特區政府推動共融社區的建設工作,旅遊局委託『澳門明愛』評估本澳主要景點、口岸、會議展覽場地、商場、酒店場所等設施的無障礙水平,並根據資料製作『無障礙旅遊指南』網頁,已於去年七月十五日推出。『無障礙旅遊指南』涵蓋相關設施之無障礙水平、交通資訊及無障礙導向影片等,方便有需要人士在規劃行程時作參考。旅遊局會對指南進行定期更新及持續優化,並按計劃分階段加入更多有助於聽障及視障人士的無障礙資訊,包括為景點資訊加
入摸讀地圖、點字/音訊版資訊、感應線圈等資料,提升目標受眾對指南的應用度與功能覆蓋面。
除上述的道路工程和旅遊指南外,自《指引》推出後,特區政府各部門及受資助機構於二0一八年及二0一九年合共開展八千五百二十八項次的無障礙建設工作。當中包括在升降機加設觸覺點字按鈕、發亮視像顯示器及語音報讀裝置,以便利視力障礙人士的出行需求。另外,亦在接待地點配置聽覺輔助設備,包括座枱式線圈系統(俗稱座枱T台)、會議聲場系統及區域性線圈,方便殘疾人士無障礙地接收資訊,以及安裝火警閃燈的視像警報系統強化警報功能,以確保視、聽力障礙人士的基本安全。有關工作務求不斷優化及完善現有的公眾接待地方和設備,以締造一個無障礙通用設計的服務環境。
在輔具服務工作方面,社會工作局於二0一九年推出了『支持殘疾人士購置輔具先導計劃』,為持有『殘疾評估登記證』及家團經濟狀況符合規定資格的殘疾人士,提供資助以分擔他們購買指定輔具的費用,從而協助他們提升生活質素和參與社會的條件。
在培訓及宣傳方面,社會工作局持續舉辦『認識及協助殘疾人士培訓』,邀請政府部門及社會服務設施的專業人士參與,當中包括介紹殘疾人士所使用的主要輔具,好讓有關人員增加相關的服務知識。而隨著『支持殘疾人士購置輔具先導計劃』的推出,近年社會工作局與受託執行機構合作,舉行多元化的推廣活動,例如『社區輔具資源齊認識』講座及『輔具體驗日』,透過活動向社服機構職員、殘疾人士及其家屬介紹輔具資助計劃的內容,以及不同類型的輔具,協助他們增加對輔具資助計劃和輔具使用的認識。此外,社會工作局亦與三間民間機構合作開展輔具資源服務,為肢體障礙、聽力障礙及視力障礙人士提供購置及使用輔具的支援,以及進行社區教育工作。」
立法議員施家倫指出,殘疾人士的權益以及無障礙設施方面一直受到社會關注,根據政府資料顯示,持有殘疾評估登記證的人數有一萬四千五百二十人,當中肢體殘疾人士佔百分之三十五,如何保障其出行便利,營造無障礙環境,政府近年來亦下了不少功夫,特別在保障他們的就業、無障礙環境、照顧者先導計劃等,都受到認可,但隨著現時使用無障礙設施人群進一步擴大至長者、孕婦等,政府需要進一步推廣無障礙設施,從長遠角度營造共融社會。
目前,無障礙環境建設方面,政府在二0一七年底頒佈了《澳門特區無障礙通用設計建築指引》,之後就採用這個指引進行建設,但由於這個指引只是針對公共部門及場所,對私人場所都只是參考性質,並無法律效力,即使政府都有鼓勵業界進行無障礙設施增建工程,但都有不少人士反映,現時本澳無障礙環境尚有很大進步的空間。
事實上,《指引》推出兩年,政府已在多個公共地方增設八千多項無障礙設施,亦製作「無障礙旅遊指南」,但有不少意見反映,目前版本忽略了聽障和視障人士的需要,並且,有意見表示期望政府可進一步優化無障礙出行,通過科技手段,協助使用者便利出行,提升生活質素。
為此,他提出以下質詢:
「一、政府推出《無障礙通用設計建築指引》兩年,亦製作『無障礙旅遊指南』,便利有關人士,但目前版本欠缺對聽障和視障人士的需要,為此,政府未來會否對這方面人士增加支援,於設施上設立手語翻譯或相關設備,以便利有關人士使用?
二、隨著科技發展,政府亦推出『支持殘疾人士購置輔具先導計劃』,受到不少殘疾人士或長者的認同,與此同時,亦有不少人士期望可以加大對輔具使用的培訓課程。另外,由於現時不少行人路面相對狹窄,對行動不便人士造成出行不便,因此,政府對上述這些情況會否與相關部門合作,進一步提供培訓課程,以及優化出行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