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世威指削減外僱 未必能降低本地人失業率

 【專訪】澳門旅遊業工商聯會理事長凌世威表示,政府正推行的削減外勞政策未必能降低本地人失業率,因為一些外僱從事的多是本地人不感興趣的行業。希望政府暫時中止實施去年底新修訂的《聘用外地僱員法》,以期能解決相關行業乏人且被解僱滯留難於返國的外勞所衍生的社會壓力問題,為社會安定和旅遊業復甦全力護航。

 凌世威表示,根據權威方面的相關數據,疫情期間澳門共削減外僱名額約一萬九千人,所涉及的行業包括餐飲業、家傭、清潔、製造業、建造業等。當然,所涉及的企業可能因為疫情原因導致業務或經營嚴重受挫而停業或歇業。目前,政府也正推行削減部份外僱名額以期解決本地人失業率上升問題。其實,不少外僱所從事的是本地人不感興趣甚至是厭惡的職業,例如清潔、家傭、物業管理等。然而,疫情期間被解僱的外地僱員中,尚有數以千計的難於返家的菲律賓、印尼等航班停止地區的滯留者,而去年底實施的新修訂的《聘用外地僱員法》,規定新聘用外地僱員必須是相關的聘僱合約獲批准後才可進入澳門。顯然,相關的新法例實施存在不適時的問題:一方面是有數以千計的被解僱的滯留澳門者,沒有生活來源的滯留者的食宿成為澳門的社會壓力,同時成為澳門社會治安問題的隱憂,因為可能是盜竊、搶劫、風化案件的主因者;另一方面是厭惡性職業缺乏人力資源但卻不可以聘用滯留澳門的原外地僱員。相關的矛盾說明,《聘用外地僱員法》實施時期不適宜。

 凌世威建議政府方面透過相關措施,暫時中止實施新修訂的《聘用外地僱員法》,為解決相關的人力缺口兼滯留澳門者收容安置問題鬆開桎梏,待疫情問題被全面性控制、國際航空服務全面恢復後再解除相關法律的「中止」決定。

 他強調,澳門整體經濟正處於復甦脆弱期,社會各界應同心同德,為經濟復甦全力護航。他希望「中止」決定,在解決滯留澳門者收容安置問題的同時,又能保障旅遊業、服務業逐步復甦及恢復正常發展,不至因勞力不足而受到衝擊。

 據了解,「中止」某些法規,並非含帶推翻或否定之意,只是檢討或暫停之意。二00七年特區政府曾宣佈中止「投資移民法規」,相關決定發揮了抑制樓價、打擊外資炒樓的作用,後來並針對法規作了相關的檢討。按未修訂的《聘用外地僱員法》,有意到澳受聘者可以旅客身份進入澳門尋找僱主再簽約,並由僱主方面向政府申請獲准即可由旅客身份轉化為非本地僱員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