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訊】立法議員蘇嘉豪指,無私服務澳門弱勢社群超過三十二年的善牧會狄素珊修女(Sister Juliana Devoy)早前與世長辭,享年八十三歲。
善牧會早於一九九零年已經創辦善牧中心,為處於危機狀態下的婦女提供短期住宿、個人輔導、教育和康樂等服務。一九九八年進一步開辦婦女互助服務,支援單親母親及其子女和其他有特別需要的婦女,其後也陸續推動婦女義工服務和社區教育工作。
狄修女生前致力維護和爭取婦幼權益,積極投身打擊人口販賣和家庭暴力,以及被遺棄兒童領養友善化等倡議工作,二0一二年也獲頒授特區仁愛功績勳章。她的仁愛慈悲及對澳門社服事業的重大貢獻,後人將銘記於心,並鞭策我們繼續推動她的未竟之業,重新點燃身處社會陰暗角落的每一個生命。
為此,他現行使《基本法》和《議事規則》之監察的權力,提出書面質詢如下,要求特區政府逐點作出清晰、客觀、貼切的書面答覆。
一、較早前,社會文化司司長委任新一屆婦女及兒童事務委員會委員,當中居然剔除長年致力服務婦幼的善牧中心的代表委員席位,部份社服界人士強烈質疑委任決定的專業性。請問政府:為何作出如此令人訝異的決定,委任前有否與各原團體委員充份溝通?由於有關決定製造了漠視善牧會弱勢婦幼服務貢獻的不良觀感,會否以個人委員身份(目前尚有一名空缺)補充委任,以填補委員會組成的不完善?
二、婦女及兒童事務委員會自二0一六年十一月二十九日成立,負責推動婦女和兒童相關的法律、政策、研究、公私實體協作、適用特區的國際公約等有效落實。請問政府:有否積極考慮進一步細分婦女事務和兒童事務的諮詢組織,以更專門制訂《澳門兒童發展目標》及其一系列兒童保護和權利促進的政策措施,並避免因混合婦兒事務而導致過度側重婦女的親職身份,反而窒礙婦女更多元發展和性別主流化推展?
三、過去超過三十年,善牧會狄素珊修女一直致力服務弱勢社群,尤其關顧飽受人口販賣、家庭暴力之苦的婦女和兒童,他們在危難當下極需要社會的全方位支援。請問政府:目前有何措施支持各民間機構為人口販賣、家庭暴力受害人提供住宿、輔導、法律支援等服務?有否計劃因應實際需求,對此適當且公平投放更多資源,除了更有力保護受害人,也幫助他們早日走出陰霾、重過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