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觀者言)放下手機免癡呆 徐薏

科技進步,我相信今時今日差不多幾乎人手一機,或是電話,又或平板電腦等,方便之餘,其實亦對我們身體造成一些新的負面影響,大人小孩的視力問題、低頭族的肩頸膊痛、「彈弓指」(手指屈肌腱狹窄性腱鞘炎)及「自拍腕」(腕隧道症候群的其中一種)等,最近日本電視節目《世界一受けたい授業》提及一種科技新病,是當地十種最常見的新型都市病之一,就是排行第七的數碼癡呆症(Digital Dementia)。

內科醫生石見陽在日本電視節目《世界一受けたい授業》提到,數碼癡呆症之所以出現,原因是人們長期使用和依賴電子產品,故此不需像從前需要常用腦袋記着不同資訊,從而令腦部活動減少,令記憶和專注力下降,因而生成這種科技新病。至於數碼癡呆症患者會出現類似老人癡呆症的症狀,患者多見於處於腦部發展重要時期的青少年。

石見陽總結數碼癡呆症會出現的十種症狀,如有五項是符合自身條件的話,就已屬高危人士,需多加留意。例如需要少用電子產品,以及開啟智能手機中的限制使用時間功能,都可提醒自己減低對電子產品的依賴。

數碼癡呆症十大症狀:

當有空閒時間就會用手機

用手機拍下想要記着的資料

記不起父母電話號碼

經常擔心錯過各種消息

突然忘記某些字怎樣寫

記不起網上搜尋過的內容

不用手機就無法返回出發地點

看到認識的人,但想不起對方名字

無法集中精神,常錯誤

腦袋及身軀經常感到疲倦

看到這裏大家都會暗中盤算一下自己符合了幾多項,個人至少都應驗了六、七項,像電話號碼,相信大部分人腦海中可能記不到十個親友的電話號碼,一般還得靠電話通訊錄來代勞。還記得幾年前有位老師勸慰我,說人的腦袋容量比不上電腦或電話的容量,若是可以放心交給它們代勞的資料,我們又何必要死記?然而沒有這些基本的資料,腦袋不光會生鏽,甚至可能退化和癡呆,希望你們是看實體報紙,又或電腦,若是看手機的新聞,請記得天天都看看文章,記着內容,好好鍛煉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