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八月新個案中八成是因情緒困擾求助 98名求助者曾欲自殺或自殘

 【專訪】婦聯心理治療中心主任劉振峰表示,今年截至十月,全新個案總共三百七十一個。完成分析一至八月新個案,最常見的求助問題有八成是情緒困擾。值得社會警戒的是,共九十八人曾有自殺或自殘念頭與行動,其中二十八人為未成年學生。

 劉振峰回顧該中心去年全新個案總共四百六十個,完成結案五百零三個。其中年紀最小的服務對象為兩歲,最大的是七十八歲,平均年齡為二十六點一歲。

 今年截至十月,全新個案總共三百七十一個,完成結案的個案六百五十六個,面談次數達一千六百三十七人次。宣傳教育推廣方面,共開展心理健康推廣一百二十八場,服務五千八百九十一人次。

 他介紹稱,完成分析頭八個月的新個案,最常見的主要求助問題八成是情緒困擾。其他六成受關係議題影響,包括家庭關係、婚姻問題、人際關係、感情問題等。有近一成半市民因工作與學業壓力而求助。還有自殺、自殘、失眠等原因。

 值得警惕的是,新求助者中有九十八人曾有自殺或自殘念頭與行動,其中有二十八人為未成年學生。且自殘議題中年紀最小的只有六歲,自殺議題中年紀最小只有十一歲。而開辦八年來,中心建議配合接受精神科藥物治療與心理治療而轉介到精神科的個案,總共二百五十一宗。

 問及中心未來發展方向,他稱除繼續完善現有服務外,亦冀在抑鬱症或情緒困擾的主題上,為大眾提供心理健康的知識。另是特殊學習需要兒童每年都有增加,期望為照顧者提供講座或工作坊。

 婦聯副理事長黃潔貞指出,現時本澳在精神衛生方面,實施四級聯防機制。透過與民間機構合作,以及設立精神科社區外展隊,找出社區隱藏個案。然而,近年政府調整心理治療服務,期望把個案更集中在公營醫療體系,持續把民間心理服務的治療資助轉到心理健康推廣服務上。中心的新求助個案不減反升,顯示市民渴望更到更多來自民間的心理治療服務,因此,在推廣心理健康的預防教育之時,亦須慎重考慮市民冀望在民間機構尋求心理治療的意願,應民所需、急民所急。

 她認為,面對在疫情影響下自殺及自殘個案持續增加,說明現有機制在尋找隱藏個案方面有優化空間,政府宜尋求更主動的方式,優化現有發掘精神或情緒問題個案的機制,並應調撥資源發揮社區心理治療服務的功能。

 建議因應實際前往民間機構的求助人數,重新評估增加資助服務名額。參考內地最新的「抑鬱症防治特色服務工作方案」,研究向特定人群引入心理篩查,以做到「早發現、早治療」,提升政府尋找隱蔽的高危自殺及自殘人士的主動性。◇

免費報紙資料僅提供最近兩年之內容,更久遠之歷史資料瀏覽,請登記申請館藏會員訂閱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