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夾心階層住房方案」諮詢已接逾一萬一千條意見 九成表支持或不反對推出夾屋

 【專訪】電台時事節目探討夾心階層住房方案,邀請夾屋跨部門工作小組出席,政策研究和區域發展局代局長吳海恩稱,目前共收到九百六十八份逾一萬一千條意見,當中九成支持或不反對政府推出夾心階層房屋。

 政策研究和區域發展局代局長吳海恩昨日在時事節目中表示,過去一個多月共收到九百六十八份意見,按議題劃分出逾一萬一千條意見。諮詢中期初步結果顯示,逾九成意見肯定支持或不反對政府推出夾屋方案,但有百分之四點五則持反對意見。他又稱,逾五成意見贊成夾屋定義一,即收入超出經屋申請資格上限,以及經屋申請排序較後的本地居民,而有三成意見則贊成定義二。

 他又稱,禁售期方面,分別有四成多意見支持十六年或八至十年;逾六成意見支持特殊情況可轉售,以及支持按市場定價在私人市場流通,但需補價予政府;逾半意見支持轉售對象僅限澳門居民;定價方面,近八成意見支持以相鄰區域市場樓價作一定比例折扣計算。

 出席節目的房屋局副局長郭惠嫻則重申,即使推出夾屋,也不會影響公屋用地,已規劃或預留的公屋土地一個都不會少。夾屋原意是幫助首次置業的夾心階層,諮詢文本亦考慮到持有物業的追溯期,但單一法例難以涵蓋所有層面,政府會以組合方式,包括都市更新及長者公寓等,共同構建房屋階梯。

 她表示,上次經屋申請長者及傷殘家團具絕對優先,新經屋法已修訂,將綜合不同因素評分,包括家庭結構、人數及居於澳門的年期等綜合計分。至於夾屋採用計分或抽籤,抑或參考鄰近地區,預留配額予特定群組等,則希望聽取市民意見。

 另外,有市民在節目中對公屋供應量表示憂慮,擔心因夾屋而影響公屋供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