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川源認為葡語國產品應向多元化轉換 「澳門周」可偶爾在室外舉行

 【專訪】「活力澳門推廣周」幾乎站站參展的國際葡語市場企業家商會執行委員會主席吳川源稱,「澳門周」的葡語國家產品應向多元化轉換,展示模式可以探討露天模式偶爾舉行的可行性。

 吳川源接受訪問時表示,「活力澳門周」活動已舉辦超過三十站,有的城市展銷情況理想,有的差些。當然,城市發展情況不同,展銷成果不可能相同。但總體而言,成效不俗。

 但他同時認為,展銷模式是否可跳出千篇一律的室內模式,考慮變更模式,例如偶爾在有條件的情況下舉行室外展銷的可行性?說不定室外模式會產生更佳的效益?

 吳川源還建議葡語國家產品要跳出葡萄酒、沙甸魚、橄欖油的局限。他稱,幾乎逾三十站的澳門周葡語國家產品區多展示上述三大類產品,可以說品種太少、酒太多了。其實,葡語系國家還有不少優質產品,食、如葡萄牙西裝、鞋,品質十分不錯,售價要比巴黎時裝便宜很多。隨著經濟的穩健發展,中國消費者消費能力不斷提高,不再局限於解決溫飽問題,而是不斷向高標準生活質素看齊。

 他建議今後的「活力澳門周」考慮擴大葡語國家產品種類,除引入葡國西裝、皮鞋外,還可考慮引進紙張、18K金產品、pH值理想的淡水等,擴大中國與葡語系的經貿交往總量。

 據介紹,葡萄牙的紙張,價廉物美,售價比東南亞某個國家還便宜。葡萄牙的某個牌子的原生淡水,被廣州有某家醫院指名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