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公佈第三批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名錄 澳門冼星海紀念館列入名錄

 【特訊】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七十五周年,國務院昨(三)日公佈第三批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名錄,全國共八十處入選,澳門冼星海紀念館獲列入名錄。

 從全國徵集評選,國務院於二0一四年、二0一五年先後公佈兩批共一百八十處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名錄,旨在加強保護管理,並通過民眾的拜謁、參觀和紀念活動,牢記中華民族抵禦侵略、奮勇抗爭的歷史,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增強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已入選名錄有盧溝橋、崑崙關戰役舊址、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上海淞滬抗戰紀念館、廣東東江縱隊紀念館等著名場所。

 偉大音樂家冼星海一九0五年出生在澳門,抗戰期間積極投入抗日救亡運動,創作了大量抗日歌曲,他的代表作《黃河大合唱》氣勢磅礴、壯麗恢弘,傳唱大江南北,極大鼓舞了民族士氣,振奮了民族精神,被譽為中華民族不朽的英雄樂章。

 冼星海紀念館位於澳門俾利喇街一五一至一五三號,原為一座帶花園的兩層西式別墅,曾作為高級公務員寓所。近年經特區政府文化局精心整修和策展,改造成紀念館,於二0一九年十一月正式對外開放,作為慶祝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和澳門回歸祖國二十周年的獻禮。

 特區政府文化局表示,冼星海紀念館成為澳門首個列入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名錄的場所,消息令人振奮,勢將帶動全國及本澳社會的關注,有助於讓更多人了解「澳門之子」冼星海的生平事跡,重溫烽火歲月的抗戰記憶,特別是增強青少年的國家民族意識,弘揚和傳承澳門人愛國愛澳的精神。

 冼星海紀念館設有展覽廳、探索空間、多功能廳等,展品包括冼星海的證件、手稿、小提琴、日記、書信、鋼筆和演出服等,館內還設兒童音樂知識區及多媒體互動遊戲,花園立有由澳門藝術家黃家龍創作的冼星海人像雕塑。

 開放時間為每天上午十時至晚上六時(逢星期二休館),公眾假期照常開放,免費入場。每周日下午三時至四時設有廣東話和普通話公眾導賞,團體參觀可致電二八四五00六二/八九八八四000預約導賞。◇